三万英尺(续4)
开车进入城市,那一两个标志建筑划定了城市的边界;乘火车抵达,站台成了边界;若是搭飞机,那么空港就是边界。踏入这条边界线的另一端,那就意味着新的气候,新的人群,乃至新的生活。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在地图的两点之间移动,每一天也有无数的人停留在一处,一年,十年,甚至一生。地图上点与点,城与城,之间的距离或近或远。凭借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连接起形形色色的人群与生活面目。
可我总忍不住去想——那些边界点真的存在吗?道路没有尽头,这片土地也没有尽头。就像其他被人们创造出来的概念一样,不过是便于我们自身的理解和掌握罢了。但毕竟土地再宽广,我们也很难于终生旅行或是流浪。最终,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标志点,划定了足迹的边界,生活的边界。
望着舷窗外延绵的群山、雪峰、河谷与田地。我在想,这一刻我飞越了这土地上多少人的边界线?那些耸入云端的雪峰,变幻着面貌,真真一副云霄仙境的美景。山脊两侧积雪也许从未踏上过人的足迹,峰与峰之间冰面也许在夏季会像眼泪一样化开,却同样没有人的足迹。大自然的险峻天然就是屏障,划分了边界,隔开了人群。山的那边究竟有什么,对有些人而言,也许会是一个长久的困惑。然而山外有山,即便在高空之上,眺望这群山的侧影,尚且不能胜数,又何况亲历。边界线,不过是个伪命题罢了。
群山之间的河谷,是人群的栖息所在。飞机上掠过,只是短短的一瞬间。然而这一瞬间,却是我的旅行足迹,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人们之间交错的边界线。界线之外的雪山茫茫,界线之内的佛法、爱情与生命,对我而言,都是一样的真实,却又都是一样的难于考证。或许,这就是生命的广阔与细微。在悠久的历史中传承、回荡,没有什么是无源之水。而在这水纹的凭空荡漾中,似乎就诞生了一切。
三万英尺(再续)
特地挑了靠窗的座位,可起飞后才知道这完全是自找麻烦。我的窗口向西,傍晚时候的阳光分外猛烈,一溜排的乘客纷纷落下遮光板。为了不影响周围的人,我也只好把它拉下。而心里却还有些不甘和遗憾,于是又开了条小缝,让炫目的金色阳光照在胳膊上,照在书本上。遮光板外的太阳也不甘寂寞,把舷窗烤得火热。闷热的空气,书本上晃眼的文字,再加上连日来心力的疲惫,我斜靠在椅背上,一不留神便昏睡过去。
醒来的时候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杯饮料过后发现手臂上的阳光已然柔和许多。推上遮光板,顿时就意识到自己的选了这个位置是多么幸运!曾在山里看过落日,那一刻色彩斑斓,喧嚣褪去,鸟鸣四起,大山重又归于沉寂;曾在草原上看过落日,那是和朋友们在一起,落日就意味着夜晚的一顿盛餐;也曾在海边看过落日,静静地静静地,月亮在另一头升起,海浪的声音单纯而永恒,那城市迷人的另一种风貌却才刚刚展现。大山、草原和海洋,可我从没有,从没有在天上看过落日!
云只有薄薄的一层,直接向下也能依稀看见地面。也许正因为这样,四下看去,云海微微带着些青色,有些发灰。所有的色彩自然都归于太阳。天空最高处深蓝得有些发紫,向着太阳的方向,颜色越来越温暖,越来越醇正,越来越耀眼。仿佛那首打动人心的歌曲,伴随着一个个音阶通向它淋漓尽致的最高潮。和地面的落日不同,没有建筑物的陪衬,没有形形色色物体反射的光芒,天空的落日简单而纯粹。这一广阔空间和丰富色彩构成了巨大的形式美,不禁让人觉得,在天上,落日更像是一种天文现象,而不仅是普通的日常景观。
看着太阳一点点沉入云层的深处,感觉时间从未像此刻流逝的这么快。从一个圆到半个圆,再从半个圆到小半个圆,它消失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幻想着自己此刻生活在另一片土地上,享受太阳带给我又一整天新的生命。可幻想毕竟是幻想,眼睁睁地看着它就这么消失,自己却无能为力。太阳落下,黑夜就要来了,又一天将成为历史飞速地离我远去。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似乎有些理解夸父追日的心情了,他追着太阳,至死方休,除了对光明的向往,恐怕也有恐惧的因素在。他只是不能承受,没有太阳的黑夜所意味着的巨大的空虚和失落感吧。
在太阳消失的一刹那,记忆像潮水一样涌来。如果明天的太阳意味着新生和复活,那么这一刻我就在经历死亡。我想到那条落满树叶的回家的小路,我想到那座黄昏时无比精致的城市,我想到地铁站旁那片无人留意的美丽树林,我想到无数个由衷赞叹过却没能留下一张照片作为留念的美妙时刻。。。我想起第一次长途骑行,在随身的小本上记下了这样的句子:“翻过高山,穿过河流,经过一个又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他们管这儿叫做城市”;我又想起那一次在海南骑行,除夕夜在田独看着三亚的焰火,我才突然体会,原来城市也是寂寞的产物。因为寂寞,人们才会相聚,才会建设城市,才会在漆黑的除夕夜晚用焰火创造出片刻的欢愉。聚集的场所也好,寂寞的产物也罢,它们都藏在云层的下面,东一个,西一个,好像一个个村落。而我,在这里,在云上,眼睁睁地看着太阳消失,看着今天消失。。。泪流满面。。。
本以为一切就这样结束了,可没想到远处云层渐淡,太阳又在云层下方露出脸来。地平线下的太阳!这时候,太阳像是一个红的流油的咸鸭蛋黄,又大又圆。这形状和色泽诱惑着我,好像老朋友之间彼此会意的温馨。哦~我不禁,我不禁,食欲大开~~
三万英尺(续)
这一次,飞机在黎明时分起飞。时差的缘故,虽然时间并不算早,天空却还只是微微泛着白。朴素而又单纯的白色,让一切看起来都好像是刚刚开始。
引擎微微轰鸣着,机身只略微一轻,我们便离开了地面。我实在太熟悉这个角度了——平稳、坚定、有力!飞行器毅然决然地直直驶向云层的深处,消失在天空的边际。在北京读书的时候也曾经骑车去首都机场,只为了看一看夕阳西下时一架架飞行器沿着这个角度渐行渐远的身影。不同的是今天,是出发而不是离去。尽管还是忍不住去想象地面上看这架飞机的模样,但舷窗里渐渐迫近的风景很快就把这念头逐出意识之外。
眼前的风景熟悉得让人震惊,因为那是飞行模拟游戏里无数次见到的画面。可眼前的却分明不是什么游戏。连绵不绝的雪山横亘在眼前,高大,纯净,美丽。一种崇敬之情在内心油然而生。凝望着雪山,只觉着飞行的速度越来越慢,也许是因为高山温柔而博大的怀抱吧。然而两层薄薄的舷窗,将山和人分离,让这又多少显得有些不真实。摸不到,嗅不到,远观而不能近赏,实在有种无法释放的隔膜感。我想,也许正因为这样,才会出现登山这种运动吧。让渺小的身体和高山融为一体,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的快乐并不只来自于到达巅峰的那一刻。又好比自行车,在山野和城市间骑行,那种心灵的自由也必然不能被乘坐大巴的旅游者所体会。
飞行器转了向,没有朝着越过雪山的方向飞去,不免让我有些失望。然而这时金色的光芒映射在雪山巍峨的轮廓线上,太阳从雪山背后升起,只一瞬间光明就笼罩了一切。无处不在的绚丽的光芒让这架飞行器看起来就像是驶往天堂。
高山过后便是茫茫的戈壁。和世间所有神秘、未知、新鲜的事物一样,第一次它们总是以你想象不到的速度发生,在平凡琐碎的面孔下出现,全然没有你最初以为的那种新鲜和神秘。然而多年以后,又或许只需要更短的时间,当它们从你身边消失,除了记忆任何其他痕迹也不留下的时候,回想起来,这才意识到那平凡外表下蕴含着机缘巧合与意义。起初平淡温和的感觉渐渐灼热起来,烙在心底,成为最珍贵的生命印迹。没有建筑,没有人烟,戈壁在高空看来失去所有熟悉的参照物。因此眼中不再有具体而微的景物,只留下原始而笼统的印象。印象,直刻在人心里的印象。这个时候,我恍惚看见一座金字塔形状的山,山前有一条又长又细的黑色直线。起初我以为是架设的输电线路,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实在可笑,应该是公路吧。不过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细长的路。它直直的通向那座金字塔,消失在最深处。
渐渐地,云层覆盖大地。说也奇怪,以前在天上看云,总能看见各种形状,看见峰峦,看见沟壑,看见起伏。这一次的云却是异常均匀地铺开,就好像地球的大气层。极目远眺,我真的看见地球完美的弧度!都说想象力是无限的,可此情此景我才知道——想象力实在太有限了!想象到开头,却想不到这结尾;想象到这画面,却想不到这感受。
三万英尺,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三万英尺
很幸运,是我最喜欢的靠窗的座位。记得有这么一种说法,火车上喜欢靠窗座位的人心理状况比较年轻。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对事物还有着好奇心。反观那些车上躺倒就睡的,只顾着说话聊天的,往往都是成年人了。多少年过去了,我对靠窗座位的热情早已不再,一本书就已经足够我打发漫长的旅途了。不过飞机总是例外。
背着包在长长的走道尽头坐下,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不过那里有我最爱的窗。舷窗对于我,是很小的;我对于飞机,也是渺小的;飞机对于天空和大地,同样是渺小的;不过从促狭的舷窗里,渺小的我却可以觑见那广阔的天和地,这感觉真好。
滑行、加速、起飞,我突然觉得飞行器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对,我早就知道,可是这一刻我才真正从内而外地感受到了。多少人仰望的天空啊,多少次的梦牵魂系啊,终于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无论飞来飞去的人们是出于什么目的,工作,旅游或是迁徙,飞行本身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欢呼的么?至少这一刻,我觉得是。
飞机起飞的时候,地面已是傍晚,是个难得的阴天,雨将下而未下。天空自然是很多的云。开始是稀薄的,好像厨房或浴室里的水汽,一丝丝一缕缕地在空中飘过;接着飞机就一头扎了进去,周围像是起了雾,只是这雾飞快地从窗边飘过,似乎不只让你感受到它的色泽,更有那无形无色的风。是的,把手贴在窗上,感受它的振动。不用多久你就能从这振动中区分引擎和风的不同部分。对了,还有温度。。。同样来自无色无形的风,和有色有形的云。
阴天的云很厚,而且还分着层。穿过一层云,飞机就在这层与层间穿行。上面是云,下面也是云。云和云又或有牵连,一眼看过去就好像望不到边的一座迷宫。终于明白《天空之城》里为什么会隐藏着世人不知的Laputa了。云层之中若真有这样一座只有植物和远古生物的”世外桃源”……宫崎骏真是太伟大了!!
向上,再向上。飞机颤抖着爬升,正如我的心激动地战栗。有乌云还不够,多希望这一刻还有风暴,还有闪电啊!是的,我将自己交了出去,我对那未知的结果充满期待。在广阔的天和地之间,谁又曾知道有这么一架渺小的飞机呢?谁又曾知道渺小的舷窗后渺小的我呢?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热爱这飞行。
最后的一瞬间来的那么突然。那感觉就好像第一次看见了大海。光明!光明!!彻底的、无所不在的光明!!飞机穿过最后的云层,迎来金色的阳光。夸父若真的追上日,一定就是这样的感觉。所有的云都在脚下,深不见底,绵延万里。有沟壑,有山峦,近在咫尺,可你却不能亲手触摸。这样的遗憾在我心中一闪而过,取而代之的却是深深的满足和欢乐。这一辈子登过高山,见过大海;去过神州大地的一些角落;还曾有幸在天空见到了无限胜景……此时此刻,也算是死而无憾了吧。
看了一眼屏幕显示,三万英尺。。。终于知道迪克牛仔为什么不唱两万英尺或四万英尺了。。。
参观MSNTC
上周六的时候有幸参观了MSNTC,也就是MSN Technologies ( China )。在一间会议室里听MSN团队里的各色人等做了介绍和演示。其中包括Windows Live Messenger 8.0,local.live.com,MSN Space的新功能,以及live.com其他服务的一些演示。
大公司的员工给人的印象总是很好,待人热情,有一种可以信赖的感觉。工作环境也很好,和我所熟悉的intel蓝色调,趋势红色调不同,微软用了不少绿色,灰色之类鲜艳的色彩,既有活力也有亲和力。让我吃惊的是,办公楼的墙壁上挂着各式各样的名画,马拉之死,梵高自画像等等等等。这些名画的旁边都挂着背景一模一样的另一幅画,区别仅在于后一幅用虚框代替了前一幅中的主题部分。画上都写着标语,大意是,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看的我心里暗自发笑,微软产品的安全和稳定性实在是被人抨击太多了啊。转念又想到前天读到的一篇blog,说微软虽然是这么大的一个公司,可是在市场上相当灵活。如果看他们做的市场规划,就不得不承认他们相当清楚自己在做什么,需要做些什么。没错,从这些画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
Group Leader是个老外,说起话来语惊四座。倒不是因为她说的内容,而是她的英语实在是太——标准了。不仅发音异乎寻常的正,而且抑扬顿挫,句式华丽,听着听着就忘了她在说什么,只顾着欣赏语音了。当时就想,她以后也许会做微软的产品发言人什么的,说这么长的一段话一个词也不带错,大珠小珠落玉盘,可偏偏就是落不下问题的答案…… @_@ 嗯,最后说说他们的演示吧。很不幸,每一个演示就会让我想到其他的公司服务。Messenger 8.0只是融入了些其他IM早就用了的功能;local.live.com完全就是map.google.com和maps.a9.com的融合;live.com本身也无非是Google Personalize的拷贝。不禁想起Steve Jobs的一句话”They can’t even copy fast”。@_@ 当然了,这也说明了技术发展的趋势,受益的仍将是大多数的人,blablablabla….
不管怎样,MSN这个团队还是踌躇满志的,他们既看好这个方向,也对微软公司,还有这个团队满怀热情和信心。这个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就想起了李银河老师提到过的一句话,“人有太多的工作要做是可耻的”!带来丰富用户体验的产品也不过是个产品罢了。界面华丽的msn上,闪动着多少人的爱恨情仇?世界变小了,远在中国的我也能看见美国的街道和人群。关掉屏幕,依旧一片漆黑。走在傍晚的北京,幽蓝幽蓝的天空让我着迷,未知,恐惧,向往,我想,也许是因为我空虚的胃开始期盼一些久违的刺激了吧。
又见大海——青岛游记
* 海浪的声音,是永恒的召唤
==========================
上一次见到大海,还是上小学的时候。这么多年来,对大海的思念有如一颗寂寞的种子,在我心中悄悄发芽,兀自成长。永不停息的波涛,咸咸的海风,还有一阵风过,便从指缝中如水一般流淌、飘落的细细的沙。
那海浪的声音,是永恒的召唤,驯服着,我可怜的心。
除了出行,我真的别无选择。于是,在上个周末,早早地买了张票,带上我的自行车,踏上旅途。面对朋友惊讶的询问,我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同样一句话”想大海想疯了”。
* 行者无疆
==========
新买的这辆车是可以折叠的,从城铁、地铁再到火车,它为我引来了好奇的询问,还有太多的目光。当然,它和我也给了别人不少新鲜的话题。其实–车很普通,我也很普通,只是–人们无聊的时光会多一些的缘故吧。
当我汗流浃背地把车举过头顶,穿过拥挤不堪的人群,终于找到自己位子坐下的时候,突然有了一种莫名的快乐。因为–此时此刻–我好像已经在青岛了。 :)
* 我回来了
==========
踏出车站的那一刻,我并没嗅到大海–那曾是我对大海,最初的印象。而青岛的车站和其他的中小城市一样,没有很大的广场,没有拥挤和混乱的人群,有的只是普通的街道,还有偶尔驶过的车辆,一种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阳光很好,心情也很好!
火车站出来没多远就是海边,路边有不少贩卖贝壳的摊铺,海风吹过,贝壳风铃发出了美妙的声音~海边有不少招揽乘船旅游的,不过我却不大感冒。被别人莫名其妙地拉上转了一圈,还要付钱,是多么奇怪的一件事……
见到大海的第一眼,并没有太多的激动。就好像离乡背井多年的游子回乡,见到熟悉的点点滴滴,恐怕,更多的是一种安宁吧。
我的兴致依然不错,买了张地图,骑上小车,打算就这样一路沿着海边,随便走走,随便看看。
从车站到海边,离栈桥已经不远。远远看见栈桥上密密麻麻的人群,不知道怎么回事,又是莫名地开心!于是拿出相机咔咔咔。。。在栈桥就能看见青岛那座著名的天主教堂,于是暂时调转车头奔赴教堂。青岛的路多是上坡下坡,精疲力尽的时候终于开始理解为什么青岛的同学不会骑自行车。从教堂出来,便骑车在街上乱转,看见不少卖海货的店铺,不过都在小路上,没有多少人。继续转悠,经过一处高高的石阶路,向上竟看不见通向什么地方。一时间好奇心大起,锁了车,跑上去看个究竟。路的尽头是个无名的公园,后来在地图上看才知道是观象山。公园里樱花盛开,有遛鸟的,打拳的,不过也没什么人。小山顶上有好些女孩儿边写生边聊天,我爬到亭子顶上,看见乱七八糟的楼顶,于是也胡乱拍了些照片。唉,青岛真是个好地方,要是住在青岛,我想我在这亭子顶上也可以呆上一个下午。。。
* 站立在大海的边缘,凝望着那未知的神秘
======================================
从观象山下来,又重新回到海边,继续向前。路上经过一家不起眼的店铺,边啃玉米边看贝壳,最后花35买了一只鹦鹉螺壳。一时间顿感珍惜,于是把相机挂在脖子上,螺壳请进相机的包里。小青岛公园是个不错的地方,拐了个弯,就全然没了栈桥般的喧嚣,有的,只是 — 一个人的大海。
从小青岛出来,一路上经过鲁迅公园,水族馆,还有海底世界。对海底世界什么的向来提不起兴趣,于是又向前,到了第一海水浴场。海水虽然还冷,不过依旧有人游泳,还有不少人在沙滩上休息,玩耍。小孩子互相追逐着,光着脚丫在沙滩上留下一个个圆润的脚印。海浪打过,就看见脚印好像冰淇淋一样渐渐化开,心里也有了甜甜的味道。看不够,还想再看,于是把背包放下,坐在沙滩上海浪刚刚能到脚的位置;坐不够,于是又躺下,晒晒太阳。一不留神,竟然睡着了。也不知过了多久,只感觉到有人摇了摇我”小伙子,醒醒,要涨潮了” :p
重新推上车,过了汇泉角。就到了八大关,第二海水浴场。一到这儿,立马就后悔刚刚在那儿睡的一觉了。因为这儿的沙更细,景色也更加漂亮。花石楼前有一条狭长的石堤伸向海的中央。说是中央,其实又能走多远呢?我也只能站在大海的边缘,凝望着那未知的神秘。朴素的宗教情感油然而生。站在石堤的尽头,看着海浪一次又一次冲上石堤,卷起一个又一个漩涡,然后再碎成一片片洁白的水花。天色有些晚了,这里的风很大,让人不禁打起哆嗦。可我却恋恋不舍,站了很久。有个女孩和我并肩站着,许久,她似乎犹豫了一下,和我聊了几句。知道也是北京来的,过个周末就要回去。她似乎很有兴趣聊下去,而我只是冷冷地应了几句。又站了许久,她说冷的有些受不了了,于是互相道了别。等我把相片拍完,反省了一下,很是为刚刚的冷淡自责。在花石楼下买了个烤红薯,作为对刚才冷淡的补偿,我和一个算命的聊了很久……
第二海水浴场再向前是太平角,这时候,月亮已经升起,更是衬出海浪温柔的声音。在海边,录了一段声音,将来聊解相思之苦吧……
过了太平角就是第三海水浴场。映射在水面的月光朦胧而隐晦,明天只怕会是大风的天气。顺着海水浴场向另一头望去,只见一片灯火辉煌,好似另一座新的城市。望着远处的灯火,一时间又累又饿又冷,于是顺着繁华的香港路,觅食,栖息。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窗外阳光灿烂,躺在床上,发现有时看看无聊的电视节目原来也是一种享受。 :p
中午出门的时候天空乌云密布,好像就要下雨。风力之强劲,好像回到了北京。继续顺着海边向前骑,越来越荒,越来越凉。最后到了一处海边,前面的路已经不通。远离了城市,水面也变得空空荡荡,远处凸起的一小块礁石在阵阵海浪中激起雪白的浪花。
回去的路上遇见一个沿着海边乞讨的人。第一次我没给,骑着车超过去很远。因为总是停下来拍照,所以有渐渐被他赶上。这次他刚一开口,还是上次那句”祝您青春幸福”,我就给了他1块。心想,我们好歹都是流浪的人啊。谁知他说了一句”你的好心感动天和地啊” -_-b
在火车站的历险终于为这次旅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去吃东西的时候,把车锁在外面。出来的时候刚好发现有个人骑着我的车要走。本能地喊了句”我的车!”,狂追不已。小车倒也骑不快,偷儿眼看就要被追上了,跳车就跑,把刚刚撬开的锁扔在地上。车追回来了,脚下一松懈,竟然没有再追,居然也忘了喊抓小偷。那偷儿跑的慌张,在马路中间摔了个仰面八叉,差点被车撞到。可他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爬起来跑了,消失在街角。来的突然,去的迅猛,简直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啊~~~
那一天——我在阳台山
* 慕名妙峰山
又是悄然而至的周末,莫名地有了出行的冲动。又想起去年十一去的妙峰山,那次骑着自行车,到了半山腰时已经过了中午,算了算回城的时间,估量了一下自己的体力,只得望山兴叹。
那么……不妨再去一次吧。”环山四面皆是景,一年无时不看花”的妙峰山,我来了!
* 初识阳台山
从颐和园乘车来到北安河,穿过村子一直向西,大山就在眼前了。这里是阳台山景区,南面是鹫峰森林公园。阳台山的半山腰有座金山寺,京城八大水院之一的金水院就在这里。金水院的一侧有一条小路,就是妙峰山四条进香古道之一 –“金阶”,也就是我此行去妙峰山的路线。
听到鹫峰山的名字,我立刻就想起了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佛祖在王舍城鹫峰山中讲法的故事。善男子善女人,应如是说,应如是学,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广大明,是无上明,是无等等明。好一片法相庄严的境界!当然啦,此鹫峰非彼鹫峰,一点关系也没有就是了。
* 外出踏春的我遇上了林海雪原
出发前有人问我怎么想起来要出去了,我说春天到了嘛,总要出去走走。可是踏进阳台山,我才发现迎接我的是一片林海雪原。走过了最初的一段大路,绕进去往古香道的小路,就已经见不到了人影。路上的积雪屡经踩踏,可是终究还是牢牢地盖住地面,有的已然化成坚冰。
道路两旁的积雪还是完封,这又使我想起很小很小的时候看过一篇冰心的散文。她说守住一片干净的雪,就好像是守护心中一片纯洁的圣地。南京也下雪,可是总也积不起来;城市里也下雪,可是总被车辆和人群轧的泛黑。我何时见过这么大片干净的雪呢?我何时能够守护如此大片的圣地呢?
冬日里的树照例多是枯枝,这使得树上的喜鹊窝更加清楚易见。南京高大的梧桐树上,多的就是喜鹊窝。走在中山陵的路上,连日的阴雨让地面也带上光泽;飘零的落叶,吹过的阵阵冷风。这一切总会让我想起秦淮烟雨,金陵旧梦这样的句子。
除了喜鹊,还有乌鸦。在这滔滔林海,茫茫雪原,来上几声乌鸦,倒也有十分特别的感受。有时听见拐角的一处悉悉簌簌作响,像是有人,走近了却又安静了下来,只见一只黄嘴的乌鸦不紧不慢地跳开了。
这样安静且无人烟的地方总会让人有撒野的冲动,我正寻思是不是撒泡尿在地上写个字呢,顿时又为自己亵渎的想法感到羞愧。毕竟我刚刚还在想这里是一块圣地。
* 金阶,银阶,我见到的只有冰阶
就这样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金山寺。金山寺也叫作金仙庵,相传是慈禧的表妹金仙在此出家,因而得名。金山寺建在一座石砌的高台上,落寞而荒凉。高台下有一处从金山泉引出的水管。泉水淙淙作响,即便是冬天,也让我的心中生出一丝清凉。
绕过金山寺,按照网上的说法右行,果然有一处小路。不到近处还真是很难看见。顺着小路继续向山上走,没多久就发现最初土路变成石阶。莫非……这里就是传说中的进香古道?这一刻,我想我多少有点体会了考古学家的乐趣。果然没走多远,就看见一块蓝色的指示牌–善来金阶。妙峰古道原来都是土路,崎岖难行。后来太监刘诚印为了讨好慈禧太后,修了这条路。据说工程异常艰巨,每铺一块石阶就要耗费白银一辆,金阶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可是管他金阶银阶,我看到的只是冰阶。石阶本来不高,冰雪填满了石阶与石阶之间的空隙,有的地方简直就是冰坡,走起来还真是费劲。我一面小心翼翼地注意不去踩到冰上,一面盘算着,正常人走路3公里每小时,这些台阶加冰垒成的斜面大概是30度,阳台山主峰1276米,sin30度等于0.5,这么算下来……我到山顶怎么也得有……晕了晕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路上拍照还是挺花时间的。难道效率低真的是我的缺点?
* 别了,那座被灰笼罩的城市
阳台山虽然不算高,可是我好像走过了不止一道山梁。每次抬头看看山顶已经不远了,可是脚下的路又在山间婉转,绕到了另一座山上。山下就是北安河,一片平坦的大地上房屋错落有致。上山的时候我在最南边,眼下我的位置已经到了最靠北的一头。
脚下的地方也是一座山头,再往后就是山阴的一侧。积雪想必更厚,路也更难走一些。来时路上遇见了一对夫妇,他们告诉我后面的路也能看见脚印,不过那雪都要深过脚踝的。想必这山头也一道槛,就好比是华山的回心石。因为我看见岩石上有人分明写到,天寒地冻,抱憾回头。
今天出来本来就是打算透透新鲜空气而已,不是要攀登高峰的。可是生来好奇的我,实在无法敌过那通向未知的小路带来的诱惑。短暂的犹豫之后,我系了围巾,戴了帽子,继续前进。这山口的风实在是大,举起相机的时候总担心它被刮跑了。
顺着山路越走越高,视力所及的范围也越来越远。顺着那一条宽阔的北清路向远处望去,东边的北京城也依稀可见。下面是土黄色的人间城市,上面是深邃的蓝色天空,中间是灰色甚至还泛着红光。城市被灰色笼罩着,想起同学说飞机到了北京上空,远远就看见一座被灰笼罩的城市。现在看来,果然不假。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张雨生会唱”走,带我走,走出空气污染的地球”,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南怀瑾从峨嵋山上下来会闻到人味的缘故吧。
不知道,这时候,我只想说:别了,这座被灰笼罩的城市。
* 万径人踪灭
过了回心山头之后的这条路,雪更深,风更大,天更冷。虽然看不见太阳,可是山顶的那一抹光辉却给人以无限希望和力量。夸父不就是这么死的吗?理性总是冰冷的蓝色,宗教和哲学却是温暖的金色。徒劳的探索,永恒的追寻,这不就是人类的命运么!
天天渐渐地黑下去,我也离山顶越来越近了。一个转弯,就看见一个土坡下面厚厚的积雪。不,说积雪已经不准确了,因为完全是冰。因为全无遮拦,大风更加猛烈。就连这冰也被吹的皱了起来,边缘特别厚,好像掀起的大棉被;表面坑坑洼洼,好像大漠里沙丘的纹理。翻过土坡会看见什么呢?我当然是不指望高原出平湖的,虽然那样的确要刺激一点。
真的出乎我的意料,沿着山脊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而山谷里竟然是大片的梯田!后来才知道,这个山脊就是海淀和门头沟的交界。向左一路下行可以到达妙峰山脚下的涧沟村和玫瑰谷,向右可以去阳台山主峰及凤凰岭。
我顺着山脊向右继续走,路顺着山势绕来绕去,我当时就猜这就是通往另外一座山的路,果然不假。又走了半个多小时,连山脊上也见不到太阳了。看见脚下这路又有上升的势头,我决定,打道回府。看了一下表,下午6点。
* 我狂饮暴醉至天明,只因我害怕那致命的夜的清醒
下山的道路一片漆黑,白天化开的雪水重又结冰,下山竟比上山还要缓慢。山下已经亮起灯火,只是离我很遥远。这一刻我才发现那座被灰笼罩的城市竟也不是那么令人讨厌。要是有机器猫的竹蜻蜓就好了,要是现在能做在宿舍里吃上一碗泡面就好了……我想着无数个如果,却也不曾停下脚步。不喜欢,没兴趣,却又不得不去做的,是男人的责任感么?是父母持家的辛劳么?是普罗米修斯劫难的命运么?是避无可避的天道么?我那无数个”为什么”不能代替跋涉着的脚步,而这脚步也从不能使我忘了那无数个为什么。可这为什么又是为什么呢?我是个无可救药的怀疑者。
抬起头来看看天,繁星密布。这真的只能用我出了北京市的灰气层来解释。看见北斗七星,我莫名地又想了奶奶。今天早上是哭醒的,难得的一次。奶奶坐在椅子上,一脸安详地看着我,什么都没有说。奶奶……奶奶,你在在哪里呢?小学时候趴在窗户上看我的那张脸,放假回家时那个远远就迎过来的那个身影,大年夜里香喷喷的茶叶蛋,还有塞满了肉的粽子……奶奶,家里门上那颗星星还在,你写给我的那张答应多住几天的纸条也还在,可是……奶奶你在哪里呢?
自从听了汪峰和鲍家街,就发现原来颇为喜欢的黑豹和郑钧大打折扣。现在我心目中汪峰,张楚和许魏并排,汪峰甚至还要胜出一些,我甚至觉得他的每一首歌我都喜欢!!”我不能对你说出我的痛苦,因为那是我最后的坚强”,我还能说什么呢,一如我对奶奶的思念……
* 尾声:辛苦了,皮鞋
上山的路上也遇见好些下山客,看见他们一本正经的装备,我不知道那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冲锋裤和登山棍。可怜我还穿着皮鞋啊。路上一直在想,今天我这鞋可实在是受委屈了。刚开始下山的时候我还一步步地看着走,到后来干脆看也不看,大步向前,反正走着是前进,滑着也是前进。
眼看鞋子任劳任怨地一脚脚踩在深雪中,吱嘎一声发出长叹,心里着实不忍。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辛苦了,皮鞋!”谁知话音刚落,立马滑了一跤,结结实实地摔在地上。这也就是我上山以来摔过的唯一一跤。
下山的路似乎总也走不到头,灰城总与我隔着遥远的距离。好在世上没有走不完的路,从来只有一回首已是百年身。我自然没有这样的顾虑,短短的的一段山路还能变成莫比乌斯怪圈不成!当然啦,事随人愿,我还是下来了,看看表已是凌晨1点半。
于是在公路上拦了辆车,回宿舍,泡面,睡觉,Over
—
补充(20070320):当时回到宿舍已经是凌晨3点了,马路上车很不好拦。。。连公安局都去过了当时。。。回到宿舍的时候,两位室友已经报警了。。。看到他们那么晚还在等我,真的很感动。。。当时手机没电,一直也没法联系他们。。。
两岸三地 ——寒假记行
广州
====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满眼的绿色
激起那个夏天无数狂野的幻想
我是一匹狼
来自北方
05/01/25
南京
====
归来,就好像从未离开
离开,就好像不曾到来
05/02/11
北京
====
短短几天,我来往于大江南北
这瞬间的时空变换令我有些无所适从
然而这瞬间的不适又被旅行的快感冲刷着
其实,我更愿意称之为”行走”,倘若不是旅行?
站在车窗的一侧,看见田野、街道、车辆,还有散落其间的人们
他们中有多少人安居在这城市或是乡村呢?
他们中有多少人我有缘一见又将匆匆告别呢?
我是一个寂寞的行者,倘若并不孤独
我扯一扯风衣,瞬间就在人海中隐匿
我是一个永恒的行者
我抬起头来,正视那被放逐的命运
我扯一扯风衣,护住我永远不变的心灵与热情
0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