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
纯净的天空,未落的月亮
细密的草地,挺立的白杨
岩石上明黄的字母,树下鲜红的围布
这一切,是否可以组成你心灵的密码?
摄影:虚幻抑或真实?(三)
随着数码摄影的普及,ps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说”数码时代不懂ps简直和文盲无异”,大致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吧。可是也有的时候,别人看着我的照片,一脸坏笑,”小样儿,ps的吧?”
好了,问题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有困惑,有思考,有解释,有表达,看上去还不错! ^_^
言归正传,这一讲我们就来探讨一下ps存在的合法性问题。当然这个”法”不是法律,而是一种道。合法性通俗一点说就是合理性,它追求的不是普适的标准,而是多元化的理解和诠释。
那么什么是ps呢?奉之为圭臬的,弃之若敝屣的,又都是怎么认识ps的呢?我不想多说前一种观点,无论他们是否认识到内容胜于形式,这种说法本身都有它的道理。而后一种呢?批评甚至否定ps的人,我觉得这其中隐藏着一个重大的误解。持这种说法的人总认为ps破坏了照片原有的真实,所以他们选择了拒绝。可是在数码时代,这个”真实”本身是值得怀疑的。(当然我并不是说胶片时代就不值得怀疑,只不过这样说下去就引出另一个话题了,还是不展开了先)
数码相机内部采用CCD或CMOS做感光元器件,上面分布着许多感光点;每个点在按下快门的时候进行感光,并将感知的光能转换为电荷;这样所有感光点记录下的信息就是照片的来源。没错,仅仅是来源而已。数码相机内部是一个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从感光点记录的原始信号到最终在存储介质上我们看到的相片,这其中还有一系列的处理流程。表现在相机功能上,就是各式各样复杂的调节与设定。
我们不妨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这张图是Nikon D1系列相机内部的图像处理系统。(标记意义如下: A:總計1,005筆資料 B:色彩資料 C:基礎資料(小群讀取) D:參數 e:色彩 f:亮度 g:對比 h:焦點位置 I:距離資訊 J:資料庫 K:自動色調補償 L:自動TTL白平衡 M:LSI系統) 一般说来,原始的图像信息都会经过饱和度、亮度、对比度、锐利度、白平衡等一系列步骤的处理,成为我们最终在电脑上看到的图片。而高档相机通常都会有内置的数据库,以及更为复杂和智能的图像处理算法。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通过设置在相机内部进行的图像处理就是真实,而传输到电脑上采用ps进行的图像处理就不真实呢?说到底,这实在没有太大的差别。
一部好的电影是剧本、表演、服装、布景、声效、镜头、剪辑等全方位技术的结果,而传统上一副好的摄影作品在技术上同样涉及相机控制、胶片选择、滤镜使用、曝光、冲印等许多方面。而作为传统暗房技术的延续,数码时代后期的图像处理(其中就有我们所说的ps)实在是来的名正言顺啊!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有些人也说”我不反对ps,但是我反对过度ps”。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种说法本身的模糊性,因为这个度不是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那么换一种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过度”地ps了一张照片,那么这张照片就必然意味着虚假么?
请允许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以”决定性瞬间”著称的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已为我们熟知,水面上跳跃的男子,抱着酒瓶的男孩,苦难的眼睛,模范监狱所见等等都是在网上常见的名作。作为一名抓拍的大师,他的有些作品甚至保留了胶片上的齿孔,以求最大限度的真实。
而摄影史上的另外一位大师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却刚好相反。他镜头下的每一个人都采用的是摆拍的方式。有人说他用摆拍记录了德国人的精神,有人说他为都市人造像,甚至还有人说他的作品是二十世纪的见证。
那么究竟抓拍还是摆拍呢?抓拍使我们得窥人物的天性,感受稍纵即逝的一瞬间,照片的意义主要来源于被摄者本身;而摆拍可以表达摄影者本身的意图,照片的意义更多地来源于他对被摄者的感受和思考。
ps与否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Spot Metering
文章是从”the confused photographer’s guide to on-camera spotmetering”一书里面摘的,也算是精华了。虽然我知道了一些点测的知识,还是觉得这个帖子说的深入浅出一点。
原文在 http://www.spotmetering.com/spcp5700/cp5700-3.htm
内容大致如下
先介绍了一下点测光和18度灰
之后分黑、深灰、中灰、浅灰和白介绍了点测光
对黑点测,曝光补偿减两档
对深灰点测,曝光补偿减一档
对中灰点测,曝光补偿不需要
对浅灰点测,曝光补偿加一档
对白点测,曝光补偿加两档
其实就是所谓”白加黑减”的一个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