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相关概念中英对照
根据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世界宗教与死亡超克”中佛教一节,及维基页面整理的佛教相关概念与中英文对照。
四圣谛 – The Four Noble Truths
- 苦,”The noble truth that is suffering”
- 集,”The noble truth that is the arising of suffering”
- 灭,”The noble truth that is the end of suffering”
- 道,”The noble truth that is the way leading to the end of suffering”
八正道 – Noble Eightfold Path
- 慧, Prajñā is the wisdom that purifies the mind, allowing it to attain spiritual insight into the true nature of all things. It includes:
- 正见, dṛṣṭi (ditthi): viewing reality as it is, not just as it appears to be.
- 正思维, saṃkalpa (sankappa): intention of renunciation, freedom and harmlessness.
- 戒, Śīla is the ethics or morality, or abstention from unwholesome deeds. It includes:
- 正语, vāc (vāca): speaking in a truthful and non-hurtful way
- 正业, karman (kammanta): acting in a non-harmful way
- 正命, ājīvana (ājīva): a non-harmful livelihood
- 定, Samādhi is the mental discipline required to develop mastery over one’s own mind. This is done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various contemplative and meditative practices, and includes:
- 正精进, vyāyāma (vāyāma): making an effort to improve
- 正念, smṛti (sati): awareness to see things for what they are with clear consciousness, being aware of the present reality within oneself, without any craving or aversion
- 正定, samādhi (samādhi): correct meditation or concentration, explained as the first four jhānas
- 无明, Avidyā: ignorance, specifically spiritual ignorance of the nature of reality[47]
- 行, Saṃskāras: literally formations, explained as referring to karma
- 识, Vijñāna: consciousness, specifically discriminative[48]
- 名色, Nāmarūpa: literally name and form, referring to mind and body[49]
- 六入, Ṣaḍāyatana: the six sense bases: eye, ear, nose, tongue, body and mind-organ
- 触, Sparśa: variously translated contact, impression, stimulation (by a sense object)
- 受, Vedanā: usually translated feeling: this is the “hedonic tone”, i.e. whether something is pleasant, unpleasant or neutral
- 爱, Tṛṣṇā: literally thirst, but in Buddhism nearly always used to mean craving
- 取, Upādāna: clinging or grasping; the word also means fuel, which feeds the continuing cycle of rebirth
- 有, Bhava: literally being (existence) or becoming. (The Theravada explains this as having two meanings: karma, which produces a new existence, and the existence itself.)[50]
- 生, Jāti: literally birth, but life is understood as starting at conception[51]
- 老死, Jarāmaraṇa: (old age and death) and also śokaparidevaduḥkhadaurmanasyopāyāsa (sorrow, lamentation, pain, sadness, and misery)
读《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想了很久,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这本《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书的作者于尔克·舒比格来自瑞士,96年因为这本书获了德国儿童文学奖(German Children’s Literature Prize)。但,这并不是一本单单写给孩子们的儿童读物。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兼职业心理治疗师,舒比格似乎在这书里施了魔法,描绘出一个,现实与幻想的界限还不那么明晰,仍在童年中的世界。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天地初创,是万事万物仍待命名的季节;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秘密和魔法还没有成为传说和回忆,城市会流浪,大山也有着咒语;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切都充满了可能,是一片需要不断去发现、去经历的天地;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在这个世界里,有温暖的厚大衣,幸福的母猪,也有孤单的大象和疲惫的骆驼;有觅到真爱的小女孩,也有悲伤的天使和来临的死亡。世界并不总是阳光和快乐的,因为在这个初生的世界里,太多的问题,却并不总有答案。一切都是淡淡的、淡淡的。似乎触动了些什么,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样的童话拒绝范式,只关乎可能,关乎想象,像孩子一样。它无关于真,却关系于美。像是诗。一旦从求真的逻辑转而走向审美,便自成体系,就此完整起来。这样的美需要阅读,更需要体验和发现。
读《精神分析引论》
补一篇拖欠了很久的读书笔记。。。
在思想领域,弗洛伊德的伟大是不言而喻的。他不仅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闻名于世,更是就此颠覆了人们自以为是的理性至上的观念。若是回顾过去,设身处地的将自己置于历史的情境,真正伟大的思想和观念并不在于提出了我们今天早已熟知的那些东西,而是在众人早已熟悉的“常识”中发掘出事物的另一层内涵。哥白尼、达尔文、爱因斯坦,莫不如此。
《精神分析引论》英文名是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实际是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的讲稿集。通读这本书,可以深深感受弗洛伊德本人在一片未知领域前行过程,从探索研究到体系建立的过程,以及他如何将对此陌生的听众们带入精神分析学的世界。对我而言,这正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
以全书第二编梦的研究为例,弗洛伊德从为神经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怀疑起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首先从对梦的传统理解和现存著作研究介绍梦的研究的困难,再从伏耳德与莫里的实验谈刺激与梦的关系。由梦的片段与梦的反应之间的差距,试图引导出梦的共同性质,如将刺激化简为繁,义外生义等。并将昼梦作为梦的特殊一种做简要阐述。至此,完成梦的研究的开篇。
全书第一编过失心理学的内容实为第二编的铺垫,以此建立梦的分析研究的初步框架,并为后续引出前意识、潜意识及其相互作用打下基础。在数据收集整理之外,干扰睡眠的刺激、昼梦、催眠时为暗示所引起的梦,介绍开始梦的研究的三条通路。接着,以过失心理学为借鉴,引入自由联想的方法和手段。以此实验产生的大量材料引出“情结”的概念。
在破题与研究方法介绍之后,弗洛伊德正式提出梦是一个化装的代替物的假说,并归总显意(the manifest dream – content)和隐意(the latent dream – thought)间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解,儿童的梦作为一种简化的梦的形式被提出并加以研究,并解释两种相互冲突的倾向如何造就了梦以及梦中元素。部分代替全体、暗意象和象征,是四种梦的元素和隐意间的关系。在象征一节中,弗洛伊德着手介绍了象征与性的关系。压缩、移置(displacement)、视像(visual images)、润饰(secondary elaboration)是梦对于材料的四类加工方法。显意和隐意的关系,以及梦的加工方法作为精神分析框架的基本元素,在全书第三编又被进一步推广到神经病症候的研究中。
讲到这里,梦的研究框架已然成形。在更深入的主题中,弗洛伊德进一步探讨了梦的原始性(倒退作用)及幼稚性的特点。这些问题可以深入下去作为潜意识研究的入口,然而似乎越出了第二编的主题。欲望究竟是如何在梦中得到了满足?所谓的欲望的满足、两种冲突的协调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弗洛伊德实际上需要在更高层次的理论框架下(抗拒、压抑、创伤、执着等)解释动作的由起和欲止,并进一步阐述潜意识的精神历程。在第二编,弗洛伊德已然不慌不忙地埋好楔子,将全编作为第三编神经病研究的引线,将把全书引入一个更高层次。
真棒!!不是吗?
一些《三体》读后感
(提示:以下内容可能涉及剧透)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绝对是近年来的科幻大作。就连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也较少见地用了5集的篇幅介绍《三体》三部曲,还提到说已被好莱坞买下了作品的版权。无论是三部曲的形式,还是基于基本规则构建出的庞大故事结构(宇宙社会学 Vs. 心理史学),读《三体》,就让人不得不想起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联想起《2012》、《独立日》的导演Emmerich正在采用《阿凡达》的技术拍摄《基地》系列,不由得让人暗暗期待起《三体》被搬上的荧幕的那一天尽早到来。
宇宙、文明,时间、生命,战争、社会,光速、黑洞,量子、维度……想想看,所有这些“终极”元素交织在一起,本身就是多么绝妙的图景。
读完《三体》前两本的时候,就很想把自己对于这两本书的微妙感觉给记录下来。然而这感觉又是复杂而难于记录的。一方面,故事中所触及的题材源自真正深刻的主题。在宇宙的尺度下,外星文明会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墨子烈焰与人类早期文明对于宇宙模型的想象(兽皮与火海);三体文明可以封死人类的量子力学研究,自然界真的是自然的吗?思维的本质是什么?(见面壁人希恩斯与思想钢印)《三体III》甚至对暗物质有着狂野的想象——二维化的星系;另一方面,小说过多的概念铺陈又给人一种堆砌的感觉。总有一种像是要在三部书里塞进一切的感觉。难怪网上有人会问,除去科幻的架子,这本小说还剩下些什么?
正如大刘自己在《三体I》的后记中所言,创作《2001太空漫游》式的“终极科幻小说”是一件很难的事。而《三体》,很遗憾并不是这样的“终极小说”。即便如此,一部真正的成功的科幻小说也不应局限于所谓的类型文学。在我眼里,正是一些科幻以外的元素使得《三体III》胜于《三体I》,而《三体I》又胜于《三体II》。
《三体III》中的三篇童话,作为故事中的故事出现。内容曲折唯美,简单动人。然而如此天真的童话故事里却隐藏着宇宙的惊天秘密。童话的隐喻、象征,让含义的解读含糊而不确定,却因此增加了小说别样的美感。《三体III》后半部出现的“神”级文明,及歌者的描写更是如此。浅吟低唱的古歌谣,漫不经心的日常工作。地球文明通过太阳能量镜面发射的信号广播,在歌者的眼里是弹拨星星的笨拙行为,像是“母世界上古时代的游吟歌者弹起粗糙的墟琴”。一个简简单单的“原始膜”、“弹星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三体I》中的1379号三体监听员,出于对三体生活的悲观和失望,而向地球发出了警告信息。而这也恰恰是地球人叶文洁发出那条改变人类命运的信息的初衷。穿越光年的距离,将希望寄予遥远的对方。孤独是否也是横跨宇宙的呢?
后设小说与平行宇宙
一直对某一类小说和电影的结构有着特别的兴趣。故事中有故事,梦境中有梦境。当时间、梦境和记忆交织嵌套在一起,究竟什么才是真相?绚烂旖旎的故事竟然是场梦吗?平淡熟悉的生活又隐藏了怎样可怕的真相?《十三度凶间》的世界外还有世界吗?《苏菲的世界》,我们自己是否也是书中的人物呢?《黑客帝国》里Matrix之外的Zion又是另一个虚拟现实吗?其实,这类所谓的后设小说(又称元小说,metafiction)与后设电影之所以打动人,就在于它们以某种程度上的自指,成功将读者和观众自身编织进一个更高层次的叙事结构里。毕竟,我们自己也可能只是更宏大故事里的一角。又或者,一切的一切也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当我们合上书本走出影院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现实世界远比小说和电影来得复杂神奇。在我看来,平行宇宙正是一种与之类似的“后设”理论。它不得不让我们怀疑、思索自身存在的位置与真实性。只不过这一次,我们不是观众,而是故事中的一员。
图片来源:链接
- 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multiverse),或称多重世界(many-worlds)理论,它不仅是科幻小说家的最爱,也是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思考和研究的主题。早在1957年,美国物理学家Hugh Everett就提出了对量子理论的多重世界解释(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 MWI),却未被主流物理学界所重视。50多年来,伴随着超弦理论(目前最有可能统一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终极理论)的发展,多重世界理论重新被认识和发展。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Michio Kaku)甚至这样说道,平行宇宙已不是存在与否的问题,而是存在多少个层次的问题。
宇宙学家Max Tegmark在2003年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中,将现有的平行宇宙理论分为四类:
- 存在于我们可观测宇宙边界(Hubble volume)之外的平行宇宙。这些宇宙中的物理常数和我们所处的宇宙相同,只是粒子的排列与我们不同。然而由于这类平行宇宙无限的数量,概率决定了,最终会有和我们相同的宇宙存在。(Tegmark推测这样的宇宙离我们约有10^10^115米)
- 气泡中平行宇宙。一个泡泡中可能包含了第一类平行宇宙,而在一个泡泡之外,有无数多个(可能多达10^10^10^7的量级)与之相并列、相独立的泡泡。这些泡泡可能有着互不相同的时空维度和物理常量。
- 基于量子理论的平行宇宙。这一类平行宇宙基于Everett对量子理论的多重世界解释(MWI)。宇宙状态最终取决于其全部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根据量子理论,粒子的状态取决于波函数。传统的哥本哈根学派认为,粒子的波函数在观测时发生了“坍塌”,从量子叠加状态“坍塌”成现实中的确定状态。而多重世界解释则认为,量子的叠加状态最终导致了宇宙发生了分叉,从而分裂成两个叠加态的伴生宇宙。而我们所身处的只是宇宙分叉中的一支。无穷多的事件不断在宇宙中发生——甚至一个人的一个决定(组成神经元细胞亚原子粒子的量子行为)——最终造就了无穷多个不断分叉的平行宇宙。
- 最后一类平行宇宙由Tegmark本人提出。前三类平行宇宙仅是初始条件或物理常数不同,而物理法则也可能不同的平行宇宙,被Tegmark归为了第四类。
图片来源:链接
- Zooming Out
想象一下宇宙的浩瀚与无限吧!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太阳系第三颗的蓝色行星上。出于种种原因,环球旅行仍是生活在其上的极少数人们的奢侈梦想。然而即便是这个人们略微有所了解的太阳系,其大小和尺度仍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直观体验。
太阳系最远的行星海王星,自从1846年被发现至今,还没有绕太阳运行一整圈,过完一个海王星年。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1号”和“旅行者2号”,每天飞驰160万千米。若是以太阳风层顶作为太阳系的边界,两艘飞船直到今年——2010年——才能飞离太阳系。然而若是以太阳引力的边界——奥尔特云——作为太阳系的边界,那么它们还需要20,000年才能真正告别太阳系,驶向无限的星空深处。
整个太阳系,不过是位于银河系第三旋臂外边缘的毫不起眼的恒星系。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整个银河系拥有数千亿之多。太阳系的大小只在整个银河系中占了约0.0032%。我们可见的宇宙,约有1700亿个星系。银河系在其中也并不特殊。就直径而言,离我们最近的仙女座星系就比它要至少大2倍以上(100,000光年 Vs. 220,000光年)。
然而宇宙中的星系相对于巨大的星际空间来说,又是极其渺小的。宇宙中大部分的星系直径约为一千至一万秒差距(1秒差距约为3.26光年),而星系间的距离则以百万秒差距的单位来计算。如此一来,我们几乎可以认为整个宇宙几乎是空的。
好了,打住。请停下来认真地想一想。我们的镜头一路不停的拉远,无限广阔的星际空间,数千亿计的星系,千亿之千亿计的恒星,恒星系统里众多的行星、卫星和小行星,行星上可能蕴含的历史、生命、知识和记忆——包含所有这一切的我们的宇宙,也仅仅是无穷多个平行宇宙中的一个而已。由于四类平行宇宙的层次并不相同,那么在每一个层次上都可能有着无穷多个独立于我们宇宙之外的平行宇宙。人们总说,200万年的生物演化史,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和宇宙的尺度及历史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这个蕴含了全部时间和空间的宇宙,相对于更高一级的平行宇宙结构来说,又何尝不是渺小得微不足道呢?
图片来源:链接
- 一沙一世界
不过且慢,这些甚至都还远不是尽头。
人体约有50至75万亿个细胞,其中约1/4为血红细胞。每一个血红细胞又包含了约2亿7千万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又是由3032个碳原子4816个氢原子812个氧原子780个氮原子8个硫原子和4个铁原子组成的。其中碳原子核由6个质子6个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又分别由夸克这样的基本粒子所组成(分别为2个上夸克1个下夸克,和1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
基本粒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黑洞——相对而言却是另一个极端,它们是天体中的巨无霸,是大质量恒星(10至50倍于我们的太阳)死亡后坍缩的产物。然而物理学家如今却猜测:黑洞,可能本来就是巨大的基本粒子。在超弦理论中,时空共有11个维度(10个空间维,1个时间维)。除去我们可见的4个维度,其余的维度以卡拉比-丘成桐空间的形态卷缩在普朗克尺度(10^-35m)内。今天的超弦理论甚至建立起了黑洞与基本粒子两者间明确的定量关系:当卡-丘空间经过空间破裂锥形变换,大质量的黑洞就会越来越轻,最后转化为一个没有质量的基本粒子(光子)。换句话说,黑洞或是基本粒子,仅仅是以不同的形态表现出的某些相同的物理结构而已。
如果宇宙在高维空间里是闭合的(这也符合第二类平行宇宙的理论),光也不能从中逃离出去,那么,宇宙可能也只是一个黑洞而已。而这个黑洞又是否只是一个更高层次世界中的基本粒子呢?
依照超弦理论,弦的能量分为振动能与缠绕能两个部分,具体的分配关系和空间维度的半径R有关。弦的质量和力荷决定了基本的物理现象,而与这个总能量(质量=质能)在振动能和缠绕能之间的分配关系无关。这就意味着,在物理上,我们不能区分一个尺度是R的维度和一个尺度是1/R的维度。也就是说,在我们看来尺度如此广阔的宇宙,从物理定律上是无法和一个极小的微观世界区分开的。
超弦理论更进一步指出,尺度的测量取决于我们用哪一种弦(轻弦还是重弦)作为探针。在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个世界里,轻弦是普遍的,因此看到的宇宙的尺度是巨大的。而当宇宙处于大爆炸的初始阶段,或是宇宙大收缩末尾阶段时,随着维度半径R的变小(接近于普朗克长度时),弦的缠绕能与振动能的分配关系发生了反转。此时的轻弦,变成了彼时的“重弦”,而现在的重弦,变成了那个时候普遍意义上的“轻弦”。于是,从我们今天意义上所理解的大收缩,实际上是另一种测量模式(现在的重弦,那个时候的轻弦)下的大膨胀。我们所理解的大膨胀,却是另一种测量模式下的大收缩。
一至多,内与外,大和小,竟是如此的相容和统一。
图片来源:链接
- Reflection
现代物理学、宇宙学的进展,不仅极大革新了我们的宇宙观时空观,也以出乎意料的方式介入了哲学与神学的传统领域。平行宇宙中一切都是概率吗?一件事情在概率上若是可能,那就意味着在无穷的平行宇宙深处,这件事是必然发生的。自由意志还存在吗?精神、自我、生命和知识又意味着什么?
在我看来,最奇妙的地方仍莫过于这其中的自指。我们,作为宇宙的一部分——甚至在最基本的意义上也是如此。人体中含有的铁以后的重元素,我们的太阳的温度并不足以产生它们。它们合成于我们的太阳产生之前爆炸的超新星。作为宇宙一部分的我们,思考起宇宙的结构、本质和意义。这本身是否是一种宇宙意识的觉醒呢?又或者,我们作为宇宙的一部分,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协同演化?
参考资源
—
《真实世界的脉络》,David Deutsch(豆瓣)
《宇宙的琴弦》,Brian Greene(豆瓣)
《超越时空:通过平行宇宙、时间卷曲和第十维度的科学之旅》,Michio Kaku(加来道雄)(豆瓣)
《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豆瓣)
《上帝与新物理学》,Paul Davies(豆瓣)
《宇宙》,Carl Sagan(豆瓣)
《暗淡蓝点》,Carl Sagan(豆瓣)
Wiki词条 – Multiverse
Wiki词条 – Metafiction
维度:数学漫步 Dimensions: A Walk Through Mathematics(豆瓣)(VeryCD)
寻找隐藏的维度 Hunting the Hidden Dimension(豆瓣)(VeryCD)
History Channel: Parallel Universe (YouTube 1/4,2/4,3/4,4/4)(优酷)
读卡尔·萨根的《宇宙》
卡尔·萨根(Carl Sagan)是世界一流的天文学家,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是一个你在不同时间和场合总也不能绕过的名字。我之前看过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接触》(Contact),看过那张著名的暗蓝淡点(Pale Blue Dot)的照片。可真正读他的书,这本《神秘的宇宙》还是第一次。
《科学美国人》杂志当年介绍说,(这)“是时间、空间、地球、生命、人类和文明的历史,是一首真正的宇宙之史诗。从来没有任何一部科普作品能这样恢弘、优美、光彩夺人,像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触及读者心灵深处。”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得不说,真是没有比这更贴切的介绍了!
作为一本1980年出版的科普书,它并没有太多最新科技的味道,甚至绝大多数的科学事实你可能都或多或少通过别的途径了解过。然而一部作品之所以伟大,往往不在于它说了些什么你不知道的东西,而在于它对那些你已经知道的那些东西的极为深刻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洞察力——《神秘的宇宙》就是这样一本书。
它用一种诗意的口吻再次唤起你对宇宙的无限好奇与向往:
“宇宙是浩淼无限的海洋,地球表面只是这个海洋的滨岸。”
“宇宙的海洋张开怀抱,向我们发出邀请,召唤着我们。人类的本能告诉我们,人类是在这个海洋里诞生的,我们急切地盼望回归故里。”
它悄悄地触动那些因为无知而产生的麻木:
“银河里大约有4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对于所有这些恒星,地球上的居民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
它谈生命的进化:
(线粒体)“现在仍然存在于动植物的细胞内,但是它们本身可能曾经是独立生存的细胞。”
“地球大气层的99%源自生物,我们的天空是用生命换来的。”
“我们难以想象千万年的时间是怎么过去的,更不用说想象亿万年的时间是怎么过去的。”……“我们就像蝴蝶一样,振翅一天便以为那就是一生。”
也谈那些伟大的灵魂:
“对天体的研究给托勒密带来了一种极大的快乐。‘我是凡人’,他写道:‘我知道自己终有一死,但是当我随着繁星的圆周轨道畅游的时候,我的双脚已经离开了大地……’”
开普勒给自己写下的墓志铭:“我过去测量天空,现在测量的却是阴影。我的精神和天空密不可分,我的身体却在地上安息。”
谈太阳系:
“在整个金星的上空不停地下着硫酸雨,但是从来没有一滴硫酸降落在金星的表面上。”
“我还记得,当我看到着陆器拍摄的第一幅显示火星表面的图像时,曾惊讶得目瞪口呆。因为在我看来,那根本不像是一个外星世界,倒很像我在科罗拉多、亚利桑那和内华达州所看到的情景。也有石头、流沙和远处的山峰,其景观与地球上任何景色一样自然优美。”
“这些故事描述了一个晶体状的世界,描述了一个从南极到北极遍布蛛网状物体的星球,其周围的小行星状如土豆;这是个拥有地下海洋的世界,又是个状如意大利馅饼,散发着臭鸡蛋味的陆地,拥有充斥融化的硫的湖泊,火山不断朝空中喷出烟火;这是个叫做木星的行星。”
也谈宇宙群星:
如果有人居住在球状星团的中心,而不是像太阳系这样位于银河系的旋臂边缘,“那么,他们就会可怜我们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为数不多的星星。而在他们的天空中却布满灿烂的繁星。”……“我们的太阳,以及别的太阳都可能有消亡之日,但在球状星团的世界里,漫漫黑夜却永远不会来临。”
“而在恒星看来,人生不过只是短暂的一瞬,只是亿万短暂生命的一员,虚弱地挣扎在一个由硅酸盐和铁组成的酷寒而又坚硬的、及其遥远的星球表面上。”
谈恒星的生命:
“人体脱氧核糖核酸中的氮,牙齿中的钙,血液中的铁,以及苹果馅饼中的碳,都是在崩塌的星体内部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人体是由星体物质构成的。”
更谈宇宙的演变:
“星系碰撞的结果,改变了原始球状星系团的形状,同时可能促进从椭圆形往漩涡形和无规则形演变的过程。星系的形态及其数量足以向我们讲述一个可能是最为壮观的有关古代事件的故事,一个我们刚开始阅读的故事。”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宇宙要比他们在20年代所想象的大得多,光要花费比宇宙的年龄还长的时间才能环航宇宙。而星系则比宇宙年轻。但是,如果宇宙是闭合的,并且光不能从中逃离出来,那么把宇宙描绘成黑洞可能就完全正确了。如果你想知道黑洞的内幕,那就请你环顾四周吧。”
还谈我们的探险:
“我们基因中的信息非常古老,大多数已有数百万年之久,有的长达数十亿年。相反,我们书本中的信息最多不过数千年的历史,而我们大脑中的信息则只有数十年之久。”……“旅行者”号“唱片上的信息会持续10亿年。基因、大脑和书本以不同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留的时间也各不相同。但是‘旅行者’号上压印在金属星际唱片中的人类记忆将持续得长久得多。”
还有永恒的记忆:知识和生命
“写作大概是人类最大的发明,它把在时间纪元上相隔遥远的人们结合在一起,书本打破了时间的桎梏,证明人类能创造奇迹。”
“能知道其他智能生物可能会是何等不同,那是很有趣,为此,我们研究鲸和巨猿。为了要稍微了解还可能存在哪种其他的文明,我们可以研究历史和文化人类学。但是我们大家——我们的鲸,我们的猿,我们人类之间——关系都太密切了。只要我们调查局限于单个行星上的一个或两个进化的种类,我们对其他职能和其他文明可能的范围和光辉业绩就会永远一无所知。”
稍微岔开下话题,这本书的英文名就叫做《Cosmos》,而中文名《神秘的宇宙》无疑是利用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做宣传、推广的手段。可这样一来,Cosmo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κόσμος;与Chaos相对)本身所蕴含的有序与和谐就全被抹杀了。我理解,这也正是原书名用Cosmos,而非Universe的原因。Cosmos不仅包括无垠的空间与璀璨的群星,包括生命在其中的孕育和进化,更包括智能的萌芽与其认识自身、认识外部的点点滴滴微薄的努力。我们向历史上所有那些先辈思想家致以极大的敬意,而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也是“产生了自我意识的宇宙局部的化身”。这才是Cosmos作为原书名全部的内涵和外延所在。
好了,这就是卡尔·萨根的《宇宙》,这就是这本书蕴含的异乎寻常的美。
漂流笔记本第三日 – 《动物农场》
2009年11月8日 霾 今日签名档:天堂在头顶,也在脚下
今天读完了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动物农场》,薄薄100多页厚度和入木三分的刻画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无论是这一场社会主义式革命的起承转合,还是各色动物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都让我无数次地不敢相信,这真的是一本写于1944年的书吗?
我不禁要再次提醒自己:人性的、人性化的、永恒的人性……在所有这些词语背后,永远不应忘记人性本身是可以做双重解释的啊。
另:附巴金晚年的封笔之作《没有神》(全文147字,写于1993年,时年90岁)
漂流笔记本第二日 – 《沉思录》
2009年11月7日 霾 今日签名档:最真实的生活是当我们清醒地活在自己的梦中
最近在读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的《沉思录》,尽管只看了几章,却已经可以深深体会到一种异常静谧的美。这种静谧的美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想起孔子对于《易经》的评价:“洁净精微”。好一个“洁净精微”,前半部分同样也是《沉思录》给我的感觉:一种诉诸自然(广义)的清洁与宁静。
“如果一个人对宇宙中产生的事物有一种感觉和较深的洞察力,那些作为其结果出现的事物在他看来就几乎都是以某种引起快乐的方式安排的。”……“很多这样的事情都要出现,它们并不使每个人愉悦,而只是使真正熟稔自然及其作品的人愉悦。”
这些话我觉得很好地代表了斯多亚学派的审美观——合乎宇宙理性的美。这里顺便说一下,以前读哲学方面的东西,谈到斯多亚学派的时候多以禁欲主义一笔带过。而今自己真正读了《沉思录》,这本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体会毕竟还是很不一样的。
我读的这个译本是由北大的何怀宏教授在1988年翻译的。书中译序的一段话几天来一直让我耿耿于怀:“我们大概可以说,斯多亚派哲学能够为一个处于混乱世界,面对道德低潮又感到个人无能为力的人、为一个在个人生活方面遭受挫折和失望,但又不至于向上帝援手的人,提供最好的安慰,不过也要小心这种安慰变为麻醉。”平心而论,译序内容整体而言是不错的,没有像那个时代很多书本的译序中习惯性地把原书批判一番的习惯。可这番话似乎依然有种高高在上的“政治正确”的味道,让人心生反感。
温家宝总理说过:“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于是这本书被媒体热炒了一阵。联想到今年柴静获得大赛特等奖的那篇演讲也提到了温家宝七年前的一番话:“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这里似乎也很能嗅出些斯多亚学派的味道。看来总理读《沉思录》真的不是一天两天,至少至少也有七年之久了。
再联想到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评论斯多亚学派的两个代表人物——爱比克泰德(Epictetus)和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时所说的一番话:
尽管社会环境影响到一个时代的哲学,但是个人的环境之影响于一个人的哲学却往往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哲学家通常都是具有一定的心灵广度的人,他们大都能够把自己私生活中的种种偶然事件置之度外;但即使是他们,也不能超出与他们自己时代更大的善和恶的范围之外。在坏的时代,他们就创造出来种种安慰;在好的时代里,他们的兴趣就更加纯粹是理智方面的。
那么,一个个人对哲学的喜好是否也在狭义上受着类似的影响呢?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何怀宏的评论与罗素的这番话有着相同的核心概念,可效果却截然相反。我想,这里面固然有措辞不同导致的分别,可或许更本质的区别在于后者少了份高高在上的道德/哲学/政治优越感,而多了些谦逊的态度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吧。
读到这里,不禁感慨:年轻时我以为内容才是一切,可渐渐我才明白。形式也是如此重要,某些情形下甚至是和内容同等重要,乃至超越内容的啊~
BTW:书中把奥勒留的名字拼错了,应该是Aurelius而不是Aurelinus。Google上搜Aurelinus只能看到中文的内容。不知道这个错误究竟是从哪里流传开的。
沿着《真实世界的脉络》……
最后更新:2009-10-26
- 概览
从知道《真实世界的脉络》的这本书的书名开始,我就被它吸引住了。真实性——这个我最重要的人生命题之一,又怎么能错过?可即便有着如此的期待和好奇,在我真正读了它以后,还是被震撼到了。
作者戴维·多伊奇(David Deutsch)在前言中的一些话很清楚地说明了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摘抄如下:
“本书阐明了一种世界观。如果这样做存在一个动机的话,那么主要是由于一连串非凡的科学发现使我们现在对于真实世界的结构拥有了一些非常深刻的理论。”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它们,不仅把它们看做各自领域的实用基础,而且把它们看作对世界的解释。”
“本书主要不是为这些理论辩护,而是探讨假如这些理论正确的话,那么真实世界的脉络应该是什么样子。”
上面提到的“理论”,不只有一个,而是四个。它们分别是:
- 休·埃弗里特(Hugh Everett)对量子理论的“多重世界”解释;
-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认识论;
- 阿兰·图灵的计算理论(图灵原理);
-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达尔文基础上的进一步阐发的进化论。
我们怎么样去理解、认识复杂的事物,例如世界?在哲学上,一直存在着还原主义(Reductionism)和整体主义(Holism)两种基本思想的分野——即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还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作者认为,由于凸显现象(Emergence)的存在,我们不能在还原主义层次得到所有的解释;而整体主义又因为完全忽略了在低层次的理解而更不可取。所以,对于世界的最基本、最原始的理论(即所谓世界观),不是超弦理论这样在还原主义层次的“大统一理论”(GUT),而是“与我们最深刻的解释性理论最接近的理论”。
这里,“深刻的解释性理论”蕴含着全书的几个大前提:
- 人类知识还在经历着爆炸性的增长,尽管具体的理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细致,但这些知识中所蕴含的理解总是变得越来越通用,越来越深刻。深度终将战胜广度;
- 只有真实世界的结构是统一的和可理解的,则人类的知识结构才有可能趋于一个统一的、将万事万物普遍关联的“万有之理”。这不仅是作者的一个信仰,也是全书的主旨。否则,就不是真实世界的脉络,而是真实世界的碎片了;
- 以量子理论为首的四个理论由于其内在深刻而广泛的联系与一致性,已经可以彼此联合起来,初步形成对世界的解释性理解。
- 深刻的解释性理解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书中展示的真实世界的脉络所在吧~篇幅有限,我略去了所有的讨论和思辨上的内容,这里仅列出涉及的主题和提出的观点。
- 亚原子粒子干涉实验的多重宇宙(multiverse)解释
- 真实性的判断标准
- 关于虚拟现实生成器的讨论(与计算机领域的虚拟现实概念不同,这里讨论虚拟现实完全是广义和抽象上的)
- 虚拟现实的约束与可能
- 生命的意义
- 量子计算机
- 关于时间
- 关于时间旅行
- 关于四大理论的现状
- 宇宙终结的展望
这意味着真实世界存在着数量巨大(最近看到有文章说数目大约为10^10^16个)的平行宇宙。除了我们自己所处的这个宇宙以外,其余宇宙不可见,不可探测,而只通过微弱的干涉作用影响彼此。每一个宇宙的成分都类似于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遵循同样的物理定律,但每个宇宙中粒子的位置有所不同。(物理学上的多重宇宙假说有很多种,在有的假说里不同宇宙是可以遵循不同的物理常数或不同的物理定律的。具体参见Tegmark对多重宇宙假说的分类)
由于形形色色唯我主义(Solipsism)的存在,真实性的判断本身成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知道一件事物是真实的,外在于我独立存在的呢?我们又是哪里区分本质上“可理解”与本质上“不可理解”的界限呢?作者引用了约翰逊博士(Samuel Johnson)判断准则:
如果按照最简单的解释,某实体是复杂且自主的,那么该实体就是真实的。
并依据计算复杂性理论,将该准则改述为:
如果需要大量的计算才能给我们以某实体是真实的幻觉,则该实体就是真实的。
a)经过一番讨论,虚拟现实生成器的全部能力被定义为,能够为生成器编程给用户体验的所有真实和想象环境的集合。而虚拟现实的最终极限可以表达为物理定律对虚拟现实生成器施加的限制;
b)虚拟现实生成器的三个组成部分:印象生成传感器,可以是直接作用于神经刺激信号的 (想一想电影《黑客帝国》就明白了);传感器,用于虚拟现实中的人机互动,也是可以在神经脉冲层次的;计算机,完成控制和计算;
c)根据能力定义,虚拟现实生成器可以绘制逻辑可能(包含物理可能与物理不可能)的外部体验。对物理可能环境的准确绘制取决于对它物理性质的理解程度,反之亦然,即发现某环境的物理规律取决于能否创造一个对应的虚拟现实绘制;但虚拟现实所能绘制的物理不可能环境,恰好是那些觉察不出和物理可能环境有所区别的那类物理不可能环境。因此,物理世界和虚拟现实可表现世界之间,也许有着比我们想象的紧密、深刻得多的联系;
d)另一方面,我们对于世界的体验从来就不是直接的,而是经由感官数据、神经传导、心智处理的。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关于外部真实世界的每一点体验都是虚拟现实的;我们每一点知识,思维和想象,都可能只是某种编码的程序,在大脑这个虚拟现实生成器上绘制出来的。而这样的虚拟现实,迄今为止,也只是在宇宙的一个叫做地球的行星周围才观察到的物理过程。(即指人这一具备感知思考能力的智慧生命形式。)“从生物学角度,人类对于环境的虚拟现实绘制是人类借以生存的独特方式。换句话说,这是人类为什么存在的原因。人类占据的生态位直接地、绝对地依赖于虚拟现实,就像考拉熊的生态位同样直接地、绝对地依赖于桉树叶一样。”(忍不住把“虚拟现实”一章的最后一段话完整摘录了下来。这里的思考无疑是深刻的,请参考我之前翻译的道金斯演讲《比我们所能料想的更加奇异:奇怪的科学》)。
a)根据图灵原理,有可能建造一台通用计算机,其全部本领包括任何其他物理对象所能完成的计算。而抛开虚拟现实生成器的传感与印象生成部分不谈(它们受限于具体的实现技术),仅就生成器的计算机部分来看,根据图灵原理:有可能建造一台通用虚拟现实生成器,其全部本领包括所有物理上可能的环境;
b)这意味着:“物理定律使得它们自己被物理对象所认识,在物理上成为可能。因此可以说物理定律成全了自己的可理解性。”。从而也就蕴含着:“在多重宇宙的某处,物理地存在一些实体,能够无限准确地理解它们”(物理定律)。
a)依照道金斯基于基因的对生命的理解,生物体本身只是基因(复制子,Replicator)环境的一部分。基因(指广义的基因,即复制子)体现了关于其对生态位的知识 。严格的说,是否适应某个生态位的东西是一条知识,而不是物理实体。生命(广义)是知识的物理化身;
b)图灵原理描述了知识的物理体现(通过虚拟现实的方式),而生命,或许是在自然界实现该效果的一种手段。生命,即知识,的发展可能改变天体物理,乃至整个宇宙的结构,正如人类的历史改变了地球表层和大气层的外貌一样;
c) 生命与非生命,或者说含有知识与不含有知识的物体本质区别究竟在哪里?关于这一点,需要采用多重宇宙观做出解释。随机事件在多重宇宙间的概率分布,以及复制子的定义和性质(关于生态位的知识)这两点决定了:纵观整个多重宇宙(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但便于说明),真正具有特殊物理性质的是有知识的物质。当其余物质在横跨其他宇宙后变得渐渐模糊、无法辨认,只有在知识的承载地,存在着横跨宇宙的最大尺度的规律性结构,好像多重宇宙中的一块水晶;
量子计算的本质是将有用的任务通过平行宇宙间的协作来完成的技术。图灵机(现代计算机的奠基性理论模型)和经典计算理论都隐含地使用了“经典力学”的概念,但即便如此,“比特”这个计算机所能操作的最小信息量,本质上仍然和量子(即离散块)是同一个概念。David Deutsch曾在1985年证明了量子物理下存在通用量子计算机,用的仍然是类似图灵机的构造,但用量子理论替换了基础的经典力学过程。(David Deutsch, 1985, Quantum theory, the Church-Turing principle and the universal quantum computer,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a)时间也是一个量子概念。经典时空观中关于时间作为时刻的序列,或是时间流的概念都是不准确的。事实上,传统时间概念只是量子时间概念的一种近似。然而在某些类型的物理过程中,这个近似必将被彻底打破。例如:宇宙的起源——大爆炸,黑洞内部,宇宙的最后坍缩阶段(大坍缩),以及亚微观尺度下量子效应撕裂时空的结构,形成封闭的时间环——时间机器等;
b)经典时空观蕴含的决定论(因果关系)存在着“反事实条件”悖论。然而因果概念在多重宇宙量子时间概念框架下却具有完美的意义。在此框架的特殊情况下,如黑洞内部或大爆炸,因甚至不必出现于果之前;
c)并不存在一个贯穿所有多重宇宙的时间框架,在我们宇宙其他时间(非当前时刻)的“瞬像”(一个具体时刻的宇宙),和其他宇宙的“瞬像”没有根本的界限。所谓我们宇宙中的其他时间,与其他宇宙其他时间的这种区分本身就是完全多余的。认为只有我们知道的时刻是唯一真实,或者相对其他时刻更为真实的想法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唯我主义。“所有时刻在物理上都是真实的。整个多重宇宙在物理上是真实的,其他都不是真的。”
a)关于时间旅行的“祖孙悖论”中,错误的假设不是时间机器的存在性,也非自由意志,而是传统的时间理论;
b)如果时间旅行是物理可能的,则根据图灵原理的虚拟现实形式(参见4a),可叙述为:存在描绘时间旅行的程序。David Deutsch在书中第十二章详细讨论了该程序在虚拟现实生成器上运行时应该是什么样子。可以看到,朝向过去的时间旅行绘制程序是逻辑可能的。根据虚拟现实生成器的能力定义(参见3c)及图灵原理形式(参见4a),如果该绘制程序在逻辑上不可能的,则朝向过去的时间旅行则是物理不可能的;
c)而该程序的逻辑形式告诉我们:“朝向过去的时间旅行必定是在几个相互作用的而且彼此交叉的宇宙中发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当参与者在时间中旅行时,他们通常是从一个宇宙旅行到另一个宇宙。宇宙相连的精确方式除了依赖于其他因素以外,还依赖于参与者的心智状态。”;
d)关于时间旅行的“知识悖论”:即通过时间旅行,知识从无中诞生。例如莎士比亚巨作爱好者将《哈姆雷特》带到了该剧尚未被创作的年代,又例如哺乳动物,比如人,通过时间机器来到了恐龙时代(参见5a,生命是知识的物理化身。所以这也是知识悖论的一种形式)。然而从多重宇宙的观点来看,该悖论也是不存在的。如果“把所有知识产生过程、整个文化与文明以及每一个人心智中的全部思维过程,还有生物圈的全部进化过程想像成一个巨大的计算”,“这是一个描绘一切存在事物的虚拟现实程序,其精确度不断增长”,则时间机器是一种计算资源,它与量子计算机一样,将计算任务分配到不同宇宙中从而获得计算的加速,知识在多重宇宙间直接得到事实上的加速传播与交换。
四大领域的基本理论就其发展历史而言,有着相当多的近似之处。它们一方面广泛在实践被采用,另一方面又在理论上被贬斥和冷落,“拒绝被当作真实世界的解释”。如图灵原理、人工智能与人脑意识、自由意志的争论,如波普尔认识论与归纳主义的争论,如多重宇宙与哥本哈根学派解释的争论,进化论更是遭遇了激烈的质疑和批评。Deutsch认为,分别孤立的看,这四大理论在解释上各自存在缺陷,并显得冷酷而悲观。从广义上看,它们单独一种作为世界观的基础都只不过是还原主义的一种形式。而把它们四者相互结合作为真实世界结构的解释时,不仅各自的缺陷被弥补了(书中有讨论,此处暂略),其解释力也是惊人的。
在书中最后一章“宇宙终结点”,Deutsch再一次为四大理论联合起来解释真实世界结构做了辩护,并应用四大理论试探性地解释了Tipler的欧米伽点理论(Omega Point)。Ω,也就是希腊文的最后一个字母。欧米伽点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神学家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德日进是他的中文名)创造出来的词汇,用于描述宇宙演化的终点。之后广泛被宇宙学、科幻小说等引用。其中,Tipler的欧米伽点理论就是其中之一。可以看到,尽管Tipler欧米伽点理论不乏惊人之语,然而其核心思想仍然是可由四大理论联合辩护的。宇宙终结,“上帝”、智能进化、道德、美……多么恢弘伟大的一章啊!!
- 一些读后感想
今年4月份的时候读完这本书,激动和震撼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记得曾在豆瓣上看到过一个签名档:“喜欢所有刷新认识的书和电影”。这本《真实世界的脉络》无疑就属于此类。而让我激动和震撼的“刷新认识”之处不仅在于其见解的深刻,在于其思辨的美感,在于其逻辑的严密,更加在于一种可能性。正如作者在前言里所说(原谅我的重复引用):
“本书主要不是为这些理论辩护,而是探讨假如这些理论正确的话,那么真实世界的脉络应该是什么样子。”
以上,我用了近乎罗嗦的篇幅试着去展示这本书所谈论的内容——是的,仅仅是展示,浮光掠影的概括忽略了太多的细节——期望可以表达这些内容所涵盖的广度和深度带给我的震撼。宇宙、时间、生命……这些被思考了上千年的哲学问题,竟然有了如此清晰的表达和全新的可能性!这样的时刻,我不得不由衷赞叹,生活在现今这个时代真是一种幸运!
自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又读了《宇宙的琴弦》,《时间简史》,《上帝与新物理学》等几本书。豆瓣的待阅列表上也还排着长长一串。一个新的领域就此开启了,我甚至开始关心日内瓦的那台对撞机是否能找到些关于超弦理论的间接证明。:D
- 关于对本书的一些批评
尽管这本书在豆瓣上有着8.8的高分,在亚马逊(Amazon.com)上却是出人意料的两极分化。116条评论中42条给了5星,36条给了1星。大致浏览一遍全部1星的评价(不得不说,Amazon.com上读者的书评写的还真是认真和仔细),批评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理论硬伤,逻辑基础脆弱,多重宇宙部分仅仅建立在光的双狭缝实验与非随机干涉现象上;
- 多重宇宙内容单薄,缺乏创新性内容与领域研究成果的引用;
- 作者行文风格过于傲慢和自以为是;
- 作者的跨领域讨论实属自不量力,世界观、真实性这些形而上色彩浓厚的内容哲学家会写的更好;
- 自相矛盾,将一切归结到量子物理不过是另一个层次的还原主义。
仔细想想,我倒觉得这些批评都不构成什么实质性的问题。我理解这是一本哲学色彩浓厚的科学书籍,或者倒不如这是一本科学色彩浓厚的哲学书籍。在于展示新世界观框架下一个崭新的世界结构,呼吁重视四大理论的解释意义(而不仅是实践应用),及其联合起来的解释力。相信多重宇宙部分在其余书籍里一定有更深入的讨论。行文风格是属于个人喜好了,1、2、4的批评,我感觉都是对这书有着错误的期待导致的。至于最后一条,倒是有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味道。:D 可毕竟还是没有实质性的杀伤力,因为缺少可替代的更好的解释哪。
- 关于作者David Deutsch
读《把时间做朋友》的一些感想
前段时间读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做朋友》,在这里做个简单的笔记。
- 关于时间的感知
李笑来在书中提到了柳比歇夫在《奇特的一生》中的例子。柳比歇夫通过实践自己的时间记录法,在一生中积累了异常广博的知识和留下了丰富的著作和研究成果,获得了惊人的成就。
其实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时间过的飞快,偶尔驻足回首,却才发现有太多的计划没能完成,太多的雄心壮志一天天归于平淡。时间流逝了,而我们却没能从中获得当初想要的那些东西。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如果回首往事,却只觉得光阴虚度,那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通过坚持不懈的时间记录,柳比歇夫似乎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感知力,时间的流逝对于他而言不是浑浑噩噩的,而似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了对时间流逝的敏锐感觉,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于柳比歇夫都是格外有意义的,他可以在有限的一生中完成那么的工作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尽管李笑来在书中不尽同意“时间就是金钱”的说法,可我觉得柳比歇夫对于时间的这一认知恰恰好像理性的理财行为一样。一般正常人在心理学上有着“损失规避”的倾向,这就导致了我们在拥有一件物品时对它的价值评估,和损失一件东西时对它的价值评估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我们往往容易注意到一般意义的损失,却对未得收益不够敏感。而对于一个真正理性的理财者来说,损失与未得收益恰如一体之两面,是完全对等的。时间也是一样,我们的生命自出生时起,就在不断流逝。我们对这现象过于习以为常,甚至感觉麻木。而其实理智的人应该想到,如果没有获得足够的回报,我们的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秒都是在损失。
书中在最后提及了父母对孩子“时间认知”的教育方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在某一天做一件让孩子印象异常深刻的事情,礼物、郊游或只是说一个故事,然后父母记录下来这件事当时具体细节。然后过上2、3年,重提此事,让孩子对时间流逝有深刻的人生,之后过上3、5年再提一次。这样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莫大的帮助。说来也巧,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不过倒不是父母教育的结果。我很清楚的记得小学时候,一二叫低年级,三四是中年级,五六是高年级。低年级的时候无比地向往中年级,中年级的时候无比向往高年级。可等自己到了中年级却似乎觉得低年级时候的那种企盼淡化了,似乎进入中年级以后的我也并不是低年级时无比向往的那种生活。突然有一天,我对自己这想法感到有些恐惧。那不仅意味着一个时间坐标如此轻易地被我经过,也同时意味着经过它时我甚至毫无感觉。于是这一天我决定重新设立一个坐标。我站在床边,手摸着床单,自己狠狠地盯着自己的双手(这些细节直到现在还无比地印象深刻),对自己说,我要永远永远地记住这一刻。其实,对自己说完这句话我就立刻意识到,这一刻就已经永远的过去了。也许有些不甘心,我又重新做了一遍。之后我就把这件事给忘了。而当我下一次想起的时候,没有惊恐,没有慌张,这一切就好像我当时做第二遍的感觉一样。我知道,那个坐标在不断离我远去,永远。读李笑来的书,我又一次重新想起了当初这一刻。不禁再次暗暗提醒自己,生命短暂,切勿虚度光阴。
- 关于时间的管理
介绍了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以后,李笑来在书中推荐了“记录时间开销-制作时间预算-审计时间开销”的时间管理方法。我觉得很有道理,然而像柳比歇夫那样坚持记录一辈子的做法却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这样细致的记录-预算-开销至少不太适合我这样一个不喜欢对自己太过苛刻的人。一方面,我相信80/20法则在这方面也是适用的。通过认真审计日常活动中最浪费时间、最无意义的20%的习惯和行为,完全可以获得时间管理上80%的收益。至于剩下的20%,请自便!也许可以作为灵感的来源,也许消磨时间也是一种人性呢?信奉80/20的好处还在于,它让计划变的更有韧性。我也制定过太多无法完成的计划,甚至当这计划因为意外原因被打断会烦躁,甚至于迁怒别人。后来才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幼稚和无知。计划在于坚持,然而和从不间断地坚持计划相比,偶尔被打断却能继续下去,来得更为难能可贵。80/20法则这方面显然更富于弹性,更易于坚持;另一方面,做过长时间的计划意味对未来的透支,未来的时间、意愿、选择也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是有成本的。过长时间的计划也往往低估这部分资源的价值。(李笑来在书中对计划的问题也有讨论,也挺有道理)
二、第二个原因在于,对多数人来说,在一个较短的周期内实践这一方法不仅可行,也是有效的。这就好像一个外汇交易者固然可以以月或年为周期实践自己的交易系统,可这不仅需要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也需要交易者客服短视思维,跨越更长的周期来看待问题。这两点本身就对交易者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与之相对,在一个以4小时线、日线或是周线的周期内,入门者更容易对自我进行控制,也同时拥有了更多实践交易系统的机会。短周期实践,快速迭代并做演进式推进也意味着更短的反馈周期,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计划的可行性。
- 关于时间管理的工具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觉得最好的工具倒不一定是纸和笔了。工具,自然是顺手就好,符合各自的需要就好。我目前用到的有这么几种:
- Google Calendar
- RTM(remember the milk)
- ManicTime
- Blog
很常见的日程管理工具。对我来说的好处,主要是个人的日程、提醒也可以放在上面,一周以后的也可以,一年以后的也可以。聚餐安排可以,生日提醒也可以。而且所有的通知都可以通过Email或者短信的方式提醒,实在是太方便了。如果使用Gmail的话,还可以在Settings-Labs里打开Google Calendar Gadget,这样,在处理日常邮件时,当天的日程也一目了然。或是再进一步,通过Google Sync把日程信息和手机等手持设备同步,就更加方便了。
现在的GTD(Get Things Done)理论里,似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任务列表在时间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任务列表是任务导向的,通过标签、优先级等进行管理,我觉得某种意义上和日程表是互补的。remember the milk是我很早就使用的一个工具,甚至比Google Calendar还要早,一直很奇怪Google为什么不收购它?除了前面提到的标签、优先级等功能以外,RTM可以很完美的和Google Calendar集成;安装Firefox的插件,可以很方便的在Gmail使用,可以设置邮件标签,让打上标签的邮件自动列为待完成任务等;或是直接加入Remember The Milk Gadget for Gmail Labs 直接在Gmail中访问自己的任务列表。当然,如果愿意,升级成付费用户,还有iPhone, BlackBerry,WM的客户端可以安装。
这是一个比较新的工具,用来记录在电脑使用时间。并可以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程序的使用时间,并形成图表统计。对于大量时间使用电脑工作、学习、娱乐的人们来说,这个工具可以起到柳比歇夫时间记录法中,时间记录和时间审核的功能。通过分析各应用程序在前台的使用时间,可以很方便的统计自己大部分时间是用在了工作、娱乐、学习、还是闲逛?(友情提醒:由于ManicTime默认情况下不仅记录应用程序的名称,也记录应用程序的标题栏信息,如文档名,浏览网页Title等,所以为了保护隐私起见,可以在设置里去掉Track Windows Titles的选择。
最后一个重量级工具当然是Blog。虽然Blog并不是一个很直接的时间管理工具,然而作为一个思想工具,它的作用却是全方面的。首先,它可以作为个人的知识中心,起到传统的笔记功能。若能妥善利用草稿、标签、站内搜索等功能,便可以通过积累、迭代、演进的方式完成信息的积累和整理;由于其书面表达的性质,也有助于将相关问题的以更为逻辑的方式组织起来,可以形成一个思考-行动-再思考的正向反馈环,推动自己前进。而反馈,正如《把时间做朋友》里所提到的,对于时间意识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其实,更进一步,每一篇Blog帖子都是一个时间的坐标,尊重并珍惜每一个当前的时间坐标,就是良好时间管理的全部,如果你没有,过去的坐标会毫不留情地给你提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