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集还是子集?关于孤独的另一种表述

都说文章要写“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东西,又说卡夫卡只写自己,却写出了整个世界。由此看来,那个“人人心中有”的东西的确是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是完全可能的。可人们又说,生命在本质上就是孤独的,恰如里尔克所言:“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孤独是无解的,是永恒的。好,问题来了: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说法如何同时成为可能?

表面看起来,似乎相通和理解是共性的、群体的,而隔离与孤独是局部的、个体的。可似乎又不太像,没有个体间的相通,又哪来群体的理解呢?更何况,孤独本身也是一种共性。想想真是矛盾,孤独是人类精神的一种,然而这精神说的却是个体与个体之间无法互通。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人人心中有”的那个东西呢?是什么会让我觉得有时候一本书的作者,甚至比家人和朋友都要更了解自己呢?是什么让你觉得其实自己并不孤独呢?道理也很简单,这本书的作者真的做了身边的朋友就一定没有隔阂么?我看未必。所谓孤独或相通,或许可以套用交集和子集的概念来解释。理解与相通是两个人之间的交集部分,剩余的部分属于孤独。“我们能够相互了解,却只能以个人自己本身来说明。(黑塞)” 这种基于个体经验的理解和说明方式注定了我们即便相互了解,也做不到完全的互相理解。这种方式决定了我们即便存在理解,也只能发生在有限的交集部分。交集是可能的,不交是存在的。

虽然道理简单如此,可曾受孤独折磨过的人们其实想说的却是另一层意思:尽管孤独是自在且合理的,可如果找到一个更大的、能够包容自己的集合,就可以拥有更大的交集,甚至成为它的子集,从而有效地缓解孤独。这当然是合乎情理的。可通常意义的走出小我,实现大我,或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或是超脱个体生命,以旁观的哲学高度来看待自身……种种这些都在暗示着另一个途径,即扩大自身的集合,从而在另一个方向上扩大了与他人、与世界的交集,缓解、甚至超越了孤独。

“今晚,我只想听你说”,你微笑着,眼里全是悲悯。

关于Google Reader中Feed管理的一些想法

最后更新:2009-09-21

自从把RSS阅读器从Bloglines换成Google Reader以后,真的是越用越顺手,越用越喜欢。也不止一次在不同场合向别人推荐过。这个帖子主要说一说我在Google Reader中关于Feed管理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Google Reader的好处

GR的好处其实不需要多说。我理解它首先是一个RSS阅读器;其次它是一个RSS内容管理、内容发现的工具。内容管理包括怎样有效地发现有价值的内容,避免信息过载,标记和搜索已阅的内容等等。而内容发现则包括怎样在自己订阅的内容之外发现有价值的Feed,好友的分享源等等。Google Reader本身只是个工具,关键是怎样用好它。最后,在今年GR升级以后,开始具备了社交化网络(SNS)的功能。与开心001,豆瓣这些网站的SNS功能不同,Google Reader是基于阅读的SNS,是很适合有阅读习惯的人群的。

关于Feed管理

也许有不少人和我一样,订阅的Feed太多,以至于根本读不过来,很多分类下的未读条目动不动就1000+,典型的信息过载 。这个时候请一定记住:DON’T PANIC! 下面就是我的方法。

  • 同时采用按类别与按阅读频率对Feed进行分组

按类别是最常用的,相信每个人都有各自习惯的分类法。例如经济类、政治类、文化类、科技类等等,又或者名人blog,好友blog,官网blog等等。而GR中的分类(我用的英文版里叫Folder)其实是tag,也就是说同一个Feed可以同时标记为两个或更多的分类。

我的方法就是在传统的分类之外,加上一个阅读频率的分组,例如freq_0,这个分组表示自己最常看的一类Feed。另外再建一个freq_1分组,表示相对freq_0阅读频率要低一些的Feed。而保持有效阅读,避免信息过载的关键就在于:根据阅读频率迭代性地调整Feed的频率分类。

举个例子:假如freq_0分类下的Feed我每天都会看,而freq_1分类下的Feed每周才去看一次。这样当新订阅一个自己感兴趣的Blog时,除了设置传统的分类,我还会根据其内容的价值设置到对应的阅读频率分组。如果一段时间以后,自己的兴趣转移,或者这个Blog本身内容有所下降时,就降低它的阅读频率分类,从freq_0到freq_1。与此同时定期对阅读频率最低的Feed清理、退订。另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更多的频率等级,如freq_0到freq_3。但对我来说,两级已是完全够用。

  • 保持一定的Feed淘汰率

只订阅,不退订是信息过载的主要原因。事实上,GR只是个阅读工具,真正的重点永远在于阅读本身。过多的Feed不仅看不过来,也容易造成阅读时走马观花的坏习惯。说实在的,与其每天1小时把未读内容都看一遍,还不如退订几个阅读收获不大的Feed,然后抽时间把以前读过而且觉得有价值的文章找出来再读一遍(这个在文章评级部分还会再讲)。

具体说淘汰的方法。我目前用到的有这么几条原则:

a)从阅读频率最低的分组(freq_1)里定期淘汰;
b)优先淘汰更新频繁且价值有限的Feed。因为这样意味着更低的信噪比;
c)优先淘汰不能提供全文输出的Feed。每次都要点击“阅读全文”实在是种时间浪费;
d)利用GR首页提供的What’s new进行随机的淘汰。解释一下,GR首页的默认设置是Home(如果没有自己改过设置的话),这个页面会从你所有订阅的Feed中随机(应该也不是完全随机,和你最近的订阅内容以及阅读内容有关)挑选几个有内容更新的显示出来。这个时候如果首页显示的总是你不大去读的Feed,不用犹豫,退订吧。

  • 关于文章的评级与分享

Star,Like,Share我最初也没有什么区分,看到一篇好文章总是又加星,又点Like又Share。而这样的三倍点击完全没有意义。这三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可见对象是完全不同的。Star是给自己看的,Like是给陌生人和好友看的,Share只是给好友看的。

在谈我的对他们三个的区分之前,想先岔开话题说下豆瓣上我对电影的评价标准。其实好电影4星和5星是很难分的。我的标准是这样,如果这部电影对于没看过的人值得推荐,那就是4星;若在此基础上自己还打算找时间看第二遍,那就是5星。当然,这里的区别还是很微妙。总的来说,并不因为知晓剧情而降低观赏价值的,就对得起5星啦~ 😀

再回过头来说我对于Star,Like和Share的区分:

Star:Star就是文章里的5星标准,是值得自己重读第二遍的文章;
Like:表达一种最一般的喜欢,顺手“顶”一下,“digg”一把,“支持”一下的意思;
Share:4星+5星的内容。不过这个标准我还心存犹豫,因为如果好友增多的话,很容易看到大量相同的文章被共享。也许有必要把Share的标准提高一些。(这个在好友管理部分中再讲)

  • 关于People you follow

也是从今年的那次更新开始,Google Reader中的文章分享变得更加开放。最初只能向Gmail的联系人或者Gtalk好友分享文章,在更新之后,可以去follow一个陌生人的文章分享列表。一般可以通过这么几种方式查看并Follow陌生人的shared item:

a)直接访问对方的文章分享页面,左上方会有Follow按钮。例如我的文章分享页面URL是  https://www.google.com/reader/shared/unicell
b)访问对方的Google Profile页面。很多编辑过自己Google Profile的用户都会列上GR的分享页面地址;
c)通过某一篇blog文章点like的用户列表。如果某一篇文章你很喜欢,而恰好也有另一个用户也点了like,那么有兴趣,可以不妨探索下他的share items看看;

是否要Follow一个人,以及Follow之后是否需要Unfollow,也是需要有所考虑的。基本上,我既希望通过Follow别人来获得我所不知道的高质量内容,又希望避免因此可能会产生的信息过载。下面是我关于Follow/Unfollow的一些想法:

a) 和管理Feed一样,如果某个人的分享列表中你感兴趣的内容低于一定的比例,则不用Follow,已经Follow的Unfollow之;
b)避免去Follow内容来源过于单一的人。内容来源过于单一(总是分享某个Blog的内容)有一个严重问题——如果这个Blog本身的内容很有价值的话,我为什么不直接去订阅那个Blog呢?当然,有一种可能是你Follow的这个人可以帮你做初步的筛选。但基于人们的阅读兴趣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他不能做到筛选后的你都喜欢,那还不如自己直接订阅原始的Blog;
c)避免Follow和自己已订阅Feed重复的人。这也是一种阅读时间的浪费,因为你已经读过内容,在你Follow的人那里又会读到一遍,然后在Follow的另一个人那里又会读到一遍。实在很奔溃。。。这也是之前提到我质疑自己Share标准的一个问题。如果4星和5星的都share,很容易造成大量重复内容。也许在可推荐与必须推荐之间,应该取上限值;
d)倾向于Follow自己本身也写Blog,而且内容不错的人。 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这个人是有观点的,是有审美力的,他们share的东西往往是值得一读的。事实上,从实践来看,这个方法相当有效。
e)倾向于Follow能从高质量内容源中过滤再分享的人。例如科学松鼠会TEDtoChina 牛博网这些内容都相当不错,可是往往每篇的内容较长。如果能Follow定期阅读高质量内容源的人,往往不会错过精彩的内容;

其余

最后,和Google Reader有关几点想说的是:

  1. https访问是王道。https://www.google.com/reader/view/ 访问起来稳定而且安全;
  2. Google Reader再强大,也代替不了真正的书。毕竟后者要丰富、完整的多,是一手内容的主要来源;
  3. 上面说的这些方法不太适用于朋友的Blog和Share items。在这种情况下,了解朋友的近况和状态才是阅读的目的。

林徽因与莎乐美

今天在Google Reader里看见这篇林徽因的文章(《林徽因 美与智慧的绝唱》),又让我想起了莎乐美(《莎乐美 :一位征服多位天才的女性》)。林徽因之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恰如莎乐美之于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

贴两首我爱的诗/词吧,纪念所有那些美好的爱情~

别丢掉

——林徽因 (unicell注:写给徐志摩的)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使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
你问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赞美生活

——莎乐美 词, 尼采 曲

像朋友一样,
真诚地爱着一位朋友,
就如我爱你一样 ,
呵,我的内心翻卷着怎样的波浪!
如果我为你带来喜悦或哀伤,
如果我低声啜泣或纵情欢唱,
那都是以不同的面孔
倾诉着对于你的爱的衷肠。
你的离别
为我留下了深深的绝望,
而你的拥抱
又使我抹去眼角的泪光,
让我们像同志一样心心相印,
并且在寂静中
倾听着它们的冲撞。

……

如果你仍旧不曾使我狂喜,
那就努力吧,
因为同样的悲戚也在折磨着你的心房。

魔幻蓝天


第一次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女主人公去的那个游泳池给我留下了长久而深刻的印象。清亮、湛蓝、空无一人,像极了美丽的天空。从来没有想到多年后我竟然也能找到这样泳池。看着滑行时指尖刺开的一道亮晶晶的水纹在池底扩散开,再渐渐消失不见;感受水面细微的水流在脚上涌动和回旋;还有下潜时宽阔的视野会让人刹那间恍惚天空的位置,究竟是上,还是下。

这感觉就像是在听超载乐队的那首《魔幻蓝天》,高旗的声音在天上回旋,无比的洁净与光明。

上岸再来深深吸上一口通达心肺的空气,看一眼北方耸立的树木和高远的天空。一时间,竟不知是该欢笑还是流泪。。。

在路上

就让它在梦里继续

你的笑容没有看够
就让它在梦里继续

你的小手没有牵够
就让它在梦里继续

你的气味没有闻够
就让它在梦里继续

太多的景色等着你一起去看
想做的事情也还有太多太多

就让它在梦里继续吧
我轻轻合上梦的窗
内心却在深深地哭泣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徜徉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又让我想起上海让我依依不舍的世纪公园。那段临行的日子里,每去一次世纪公园,离开的决心就会减弱一分。这样的公园再多一些该有多好!这两个公园的共同点:一是拥有那些真正安静的角落;二是都会唤起我的情感——老了以后如果能做个园丁该有多好!

在4公里的公园环路上滑行;在长椅上听着音乐,躺着看书;看着一对肥嘟嘟的双胞胎躺在婴儿车里,闭着眼睛,晒着太阳,自顾自地呼呼大睡;感受着一整天光线的由明变暗,景物的细致变化……我觉得,这就是最幸福的一天,这就是黑塞所说的那种可以袭击内在情感的生命的根本性震颤。

如果城市里的生活觉得枯燥、无聊甚至压抑,亲近山水,亲近自然应该是不少人的选择和愿望吧?然而自然却并不总是人类的朋友。所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似乎掺杂了过多人的因素,美好想象的因素。自然,更多的时候,是面无表情的,是冷漠的,是自生自灭的,是自然的。一部《荒野生存》,我看到的是主人公被自然所吞噬;一部《碧海情深》,幽蓝的海水也让我生出些许恐惧。高更离开文明的中心巴黎,来到蛮荒原始的大溪地。可在那里他看到依然是生老病死,劳苦愁烦,生命没有目的地自生自灭。这种冷漠的、没有观众、没有目的和期待的自然,便是最深刻的悲观主义的体现。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欣赏豪斯医生(《豪斯医生》,House M.D.)的尖锐和冷漠;理解了这一点,才会明白生命里小小的趣味和瞬间是多么珍贵和美好。


去森林公园的地铁上,见到一位美丽的长腿女孩,白皙的皮肤,颀长的身材,秀气的面孔和嘴唇,粉色的书包和手机。哦,对,还有我刚学会的那个词:“藕臂”~我多么希望她也是在去森林公园的路上啊。一进公园,我就见到一种高高的花(几乎和我一样高),然而却有着纤细的枝叶和无比灿烂的花朵。我立刻就给它起了属于我的名字——长腿女孩花~ (图片欠奉)

薇罗尼卡的双重生命


自从学了轮滑,我的两只脚便拥有了彼此独立的生命。它们各自在行走,不再密切地依靠对方,就好像单脚滑行一样自然和天经地义。一只是光明,一只是黑暗;一只奔放,一只沉郁;一只迈向新生,一只步入死亡;一只热爱阿波罗,一只迷恋狄奥尼索斯……犹如薇罗尼卡的双重生命,有着各自截然不同的生活和命运,却又在另一个层面如此相似……

左脚和右脚一定是有所区别的,若是不然,禅定的坐姿为何又要区分金刚坐或是如意坐呢?

读《把时间做朋友》的一些感想

前段时间读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做朋友》,在这里做个简单的笔记。

  • 关于时间的感知

李笑来在书中提到了柳比歇夫在《奇特的一生》中的例子。柳比歇夫通过实践自己的时间记录法,在一生中积累了异常广博的知识和留下了丰富的著作和研究成果,获得了惊人的成就。

其实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时间过的飞快,偶尔驻足回首,却才发现有太多的计划没能完成,太多的雄心壮志一天天归于平淡。时间流逝了,而我们却没能从中获得当初想要的那些东西。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如果回首往事,却只觉得光阴虚度,那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通过坚持不懈的时间记录,柳比歇夫似乎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感知力,时间的流逝对于他而言不是浑浑噩噩的,而似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了对时间流逝的敏锐感觉,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于柳比歇夫都是格外有意义的,他可以在有限的一生中完成那么的工作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尽管李笑来在书中不尽同意“时间就是金钱”的说法,可我觉得柳比歇夫对于时间的这一认知恰恰好像理性的理财行为一样。一般正常人在心理学上有着“损失规避”的倾向,这就导致了我们在拥有一件物品时对它的价值评估,和损失一件东西时对它的价值评估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我们往往容易注意到一般意义的损失,却对未得收益不够敏感。而对于一个真正理性的理财者来说,损失与未得收益恰如一体之两面,是完全对等的。时间也是一样,我们的生命自出生时起,就在不断流逝。我们对这现象过于习以为常,甚至感觉麻木。而其实理智的人应该想到,如果没有获得足够的回报,我们的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秒都是在损失。

书中在最后提及了父母对孩子“时间认知”的教育方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在某一天做一件让孩子印象异常深刻的事情,礼物、郊游或只是说一个故事,然后父母记录下来这件事当时具体细节。然后过上2、3年,重提此事,让孩子对时间流逝有深刻的人生,之后过上3、5年再提一次。这样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莫大的帮助。说来也巧,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不过倒不是父母教育的结果。我很清楚的记得小学时候,一二叫低年级,三四是中年级,五六是高年级。低年级的时候无比地向往中年级,中年级的时候无比向往高年级。可等自己到了中年级却似乎觉得低年级时候的那种企盼淡化了,似乎进入中年级以后的我也并不是低年级时无比向往的那种生活。突然有一天,我对自己这想法感到有些恐惧。那不仅意味着一个时间坐标如此轻易地被我经过,也同时意味着经过它时我甚至毫无感觉。于是这一天我决定重新设立一个坐标。我站在床边,手摸着床单,自己狠狠地盯着自己的双手(这些细节直到现在还无比地印象深刻),对自己说,我要永远永远地记住这一刻。其实,对自己说完这句话我就立刻意识到,这一刻就已经永远的过去了。也许有些不甘心,我又重新做了一遍。之后我就把这件事给忘了。而当我下一次想起的时候,没有惊恐,没有慌张,这一切就好像我当时做第二遍的感觉一样。我知道,那个坐标在不断离我远去,永远。读李笑来的书,我又一次重新想起了当初这一刻。不禁再次暗暗提醒自己,生命短暂,切勿虚度光阴。

  • 关于时间的管理

介绍了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以后,李笑来在书中推荐了“记录时间开销-制作时间预算-审计时间开销”的时间管理方法。我觉得很有道理,然而像柳比歇夫那样坚持记录一辈子的做法却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这样细致的记录-预算-开销至少不太适合我这样一个不喜欢对自己太过苛刻的人。一方面,我相信80/20法则在这方面也是适用的。通过认真审计日常活动中最浪费时间、最无意义的20%的习惯和行为,完全可以获得时间管理上80%的收益。至于剩下的20%,请自便!也许可以作为灵感的来源,也许消磨时间也是一种人性呢?信奉80/20的好处还在于,它让计划变的更有韧性。我也制定过太多无法完成的计划,甚至当这计划因为意外原因被打断会烦躁,甚至于迁怒别人。后来才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幼稚和无知。计划在于坚持,然而和从不间断地坚持计划相比,偶尔被打断却能继续下去,来得更为难能可贵。80/20法则这方面显然更富于弹性,更易于坚持;另一方面,做过长时间的计划意味对未来的透支,未来的时间、意愿、选择也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是有成本的。过长时间的计划也往往低估这部分资源的价值。(李笑来在书中对计划的问题也有讨论,也挺有道理)

二、第二个原因在于,对多数人来说,在一个较短的周期内实践这一方法不仅可行,也是有效的。这就好像一个外汇交易者固然可以以月或年为周期实践自己的交易系统,可这不仅需要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也需要交易者客服短视思维,跨越更长的周期来看待问题。这两点本身就对交易者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与之相对,在一个以4小时线、日线或是周线的周期内,入门者更容易对自我进行控制,也同时拥有了更多实践交易系统的机会。短周期实践,快速迭代并做演进式推进也意味着更短的反馈周期,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计划的可行性。

  • 关于时间管理的工具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觉得最好的工具倒不一定是纸和笔了。工具,自然是顺手就好,符合各自的需要就好。我目前用到的有这么几种:

  1. Google Calendar
  2. 很常见的日程管理工具。对我来说的好处,主要是个人的日程、提醒也可以放在上面,一周以后的也可以,一年以后的也可以。聚餐安排可以,生日提醒也可以。而且所有的通知都可以通过Email或者短信的方式提醒,实在是太方便了。如果使用Gmail的话,还可以在Settings-Labs里打开Google Calendar Gadget,这样,在处理日常邮件时,当天的日程也一目了然。或是再进一步,通过Google Sync把日程信息和手机等手持设备同步,就更加方便了。

  3. RTM(remember the milk)
  4. 现在的GTD(Get Things Done)理论里,似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任务列表在时间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任务列表是任务导向的,通过标签、优先级等进行管理,我觉得某种意义上和日程表是互补的。remember the milk是我很早就使用的一个工具,甚至比Google Calendar还要早,一直很奇怪Google为什么不收购它?除了前面提到的标签、优先级等功能以外,RTM可以很完美的和Google Calendar集成;安装Firefox的插件,可以很方便的在Gmail使用,可以设置邮件标签,让打上标签的邮件自动列为待完成任务等;或是直接加入Remember The Milk Gadget for Gmail Labs 直接在Gmail中访问自己的任务列表。当然,如果愿意,升级成付费用户,还有iPhone, BlackBerry,WM的客户端可以安装。

  5. ManicTime
  6. 这是一个比较新的工具,用来记录在电脑使用时间。并可以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程序的使用时间,并形成图表统计。对于大量时间使用电脑工作、学习、娱乐的人们来说,这个工具可以起到柳比歇夫时间记录法中,时间记录和时间审核的功能。通过分析各应用程序在前台的使用时间,可以很方便的统计自己大部分时间是用在了工作、娱乐、学习、还是闲逛?(友情提醒:由于ManicTime默认情况下不仅记录应用程序的名称,也记录应用程序的标题栏信息,如文档名,浏览网页Title等,所以为了保护隐私起见,可以在设置里去掉Track Windows Titles的选择。

  7. Blog
  8. 最后一个重量级工具当然是Blog。虽然Blog并不是一个很直接的时间管理工具,然而作为一个思想工具,它的作用却是全方面的。首先,它可以作为个人的知识中心,起到传统的笔记功能。若能妥善利用草稿、标签、站内搜索等功能,便可以通过积累、迭代、演进的方式完成信息的积累和整理;由于其书面表达的性质,也有助于将相关问题的以更为逻辑的方式组织起来,可以形成一个思考-行动-再思考的正向反馈环,推动自己前进。而反馈,正如《把时间做朋友》里所提到的,对于时间意识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其实,更进一步,每一篇Blog帖子都是一个时间的坐标,尊重并珍惜每一个当前的时间坐标,就是良好时间管理的全部,如果你没有,过去的坐标会毫不留情地给你提醒。;-p

颤栗在绚丽的欢乐前

擦亮自行车身,滴上润滑油,充气至100psi,灌满骑行水壶,扎上新头巾,换上紧身裤,在蓝天白云下上路,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和书中的思想心心相印是幸福的,可在明媚的阳光下骑行同样是幸福的!放眼望去,所有的景物都展现出令人惊异的细节。经历过此情此景你就会知道,再美的油画和照片也不能与之相比。水面在微风吹拂下细密的波纹,一片片树叶泛着绿意。我贪婪而又兴奋地大口呼吸,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美丽的景象在心中长久留存。

黑塞在《堤契诺之歌》里提到,山区滑雪的时候,滑雪者经过练习,可以借由膝盖位置来感受地势的起伏和山脉的走向。而在黑暗的森林中行走时,也可借助空气的冷暖变化来感知周围的景物。自行车又何尝不是?在路面巡游,感受地势的细微起伏与周遭的冷暖变换,好似那情人的手,轻轻却又不舍地抚过每一寸的肌肤。如果你也曾在山间骑行,那么也一定不会错过这峰回路转的惊喜。当树木落下的光影和明黄色的路面标志线飞速地滑过眼帘,尽情享受吧,这风中的凉意与爱意,尽情享受吧,这神圣的生的欢喜!

将变速一路加档上去,清脆的声响推进着快乐的极限,每一个毛孔都在舒张,每一片树叶都在闪闪发亮,每一个我都在放声歌唱。骑行在一条开满鲜花的无人小径,颤栗在这绚丽的欢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