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Everness》试译
《Everness》
博尔赫斯 (Jorge Luis Borges)
翻译:unicell
最后更新:2012-03-03
不存在的事物唯有一样:那就是遗忘
上帝保留了金属,也存留下料渣
并在他预言的记忆里
封存了将有和已有的月亮
这就是全部一切了:镜中数以千计的映像
——在一日的晨昏之间
你的脸留下和将要留下的
已然、未然的形象
万事万物都是那包罗万象的一部分
属于这水晶般的记忆,宇宙
这艰难的过道呵,谜一样漫漫没有尽头
当你走过,一扇扇门相继关合
仅有在日落的另一方
才能最终见证那些原型与辉光
参考:
安达曼大海深处
身体有记忆,这大约已是电影中常见的桥段了。例如《谍影重重》Bourne丧失了记忆,却依旧能在自己无意识的情况下施展出格斗、枪械、语言等作为职业特工各方面的高超素养。桥段终归是桥段。直到不久前,摆弄已经生疏的魔方,手指无意识地做出了某个公式。反复重做了几遍都很熟练,而我自己却无论如何也记不起这个公式了。亲身体会,感觉很奇妙。。。
手指当然并没有记忆,只不过是这大脑的记忆遁了地,潜了水,隐入“潜意识”这座深山老林而变得飘忽不可捉摸。
——不知道为什么,以上这些就是我今天在游泳池考深水证时候的胡思乱想。思绪闪回的时候又意识自己如此花费力气的时候,大脑还在不停瞎琢磨,消耗超过20%的氧气与能量。而这个怨念本身又在反反复复地纠结。真让我恨不得能把它切掉切掉!
话说……上一次游泳的时候,还是在安达曼海。在那里,海水清澈,沙滩洁白,阳光猛烈,一切都纯净得只有欢乐没有烦恼。现在回想起来,颇有些《Contact》里,朱迪·福斯特穿越时空与她父亲相见的那个海滩的梦幻感觉。海里游泳的时候,似乎没有风,水面晃着小小的波浪像是在按摩。珊瑚与各色的小鱼从身下经过……如此良辰如此美景,不知不觉已四下无人,越游越远,越游越深。
波浪也似乎渐渐大了起来,眼镜被灌满了水;想要踩水调整,却发现穿着脚蹼不会踩水;脱下脚蹼,却发现踩不到底也没有多余的手去拿。在脚蹼和小命之间,我犹豫片刻选择了后者,并期望着能记住位置回头再取。之后的两个小时,就像是大海捞针,我穿着桔红色救生衣在一大片海域做Z字形搜索。期待短短几分钟它不会飘的太远,期待珊瑚礁甚至小鱼能将它挡住……刻舟求剑的怨念充斥着大脑……只可惜,竟连舟都没有……
天色渐晚,筋疲力尽地回到岸上,却仍然期待着海水能将它冲回岸边。皮肤黝黑的当地人彻底打消了我这个念头,因为他说洋流朝向安达曼海,朝向大洋深处。
之前我从未想过地图上这么遥远的印度洋会和我有什么关联,直到我在那儿遗失了脚蹼。当天在海边燃着烛光吃着晚餐,我就在想,脚蹼此时此刻会在这漆黑大海的哪一个角落飘荡?此时此刻,远在北京的游泳池,又想起了这对安达曼海中的脚蹼。——我以为我忘了,其实我没忘。安达曼大海深处的脚蹼随波飘荡,就像其他那些我曾经失去的东西……
一千零一个梦境
艺术家Shea Hembrey在题为“How I became 100 artists”的TED演讲中,分享了自己如何虚构出100位艺术家连同他们风格迥异的作品的故事。不知怎地,就想起了《24重人格》里,精神分裂的主人公那段阳光灿烂的午后的描写——开着车,来到原野,在山顶“找到一个幽静隐密的地点,俯瞰着旧金山湾,把毯子铺在地面”……“12支汤匙放在毯子上,排列成一排”……用尖细的记号笔把那群分身的名字写在汤匙的柄子上……“于是乎,一个接一个,伙伴们轮流分享冻糕。大伙全都跑出来了,现身在大自然中,眺望着海湾。”
100 artists,说的是一场关于艺术的艺术;24重人格,说的是特殊患者的生命体验。他们的故事是如此的不同,而这感觉却又何其地相似!
无论是这场艺术,抑或是那个午后,我想,一切的美丽之处就在于——终于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把一个人内心中如此迥异的自我,放在一起,铺排开,晾晒着。熨的平平展展,舒舒服服,心里暖洋洋的。
若是有可能,我是多想记录下自己的每一刻梦境。记录下那些面目不一、丰富多彩、涌动不息的梦境人生。那一千零一个记忆呵,总在黎明时分渐隐渐褪、消散于无形,像是一个个不能言说的秘密。
理论物理学家David Bohm曾说,“Individuality is only possible if it unfolds from wholeness”。事物不仅仅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更是由普遍联系所定义的。在这场关于“我是谁”的永恒追问中,梦不止于揭示与展现自我,更直接地参与定义了“我”。书写梦,也就书写了“我”;写下一千零一个梦境,只因它们,真实存在。
佛教相关概念中英对照
根据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世界宗教与死亡超克”中佛教一节,及维基页面整理的佛教相关概念与中英文对照。
四圣谛 – The Four Noble Truths
- 苦,”The noble truth that is suffering”
- 集,”The noble truth that is the arising of suffering”
- 灭,”The noble truth that is the end of suffering”
- 道,”The noble truth that is the way leading to the end of suffering”
八正道 – Noble Eightfold Path
- 慧, Prajñā is the wisdom that purifies the mind, allowing it to attain spiritual insight into the true nature of all things. It includes:
- 正见, dṛṣṭi (ditthi): viewing reality as it is, not just as it appears to be.
- 正思维, saṃkalpa (sankappa): intention of renunciation, freedom and harmlessness.
- 戒, Śīla is the ethics or morality, or abstention from unwholesome deeds. It includes:
- 正语, vāc (vāca): speaking in a truthful and non-hurtful way
- 正业, karman (kammanta): acting in a non-harmful way
- 正命, ājīvana (ājīva): a non-harmful livelihood
- 定, Samādhi is the mental discipline required to develop mastery over one’s own mind. This is done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various contemplative and meditative practices, and includes:
- 正精进, vyāyāma (vāyāma): making an effort to improve
- 正念, smṛti (sati): awareness to see things for what they are with clear consciousness, being aware of the present reality within oneself, without any craving or aversion
- 正定, samādhi (samādhi): correct meditation or concentration, explained as the first four jhānas
- 无明, Avidyā: ignorance, specifically spiritual ignorance of the nature of reality[47]
- 行, Saṃskāras: literally formations, explained as referring to karma
- 识, Vijñāna: consciousness, specifically discriminative[48]
- 名色, Nāmarūpa: literally name and form, referring to mind and body[49]
- 六入, Ṣaḍāyatana: the six sense bases: eye, ear, nose, tongue, body and mind-organ
- 触, Sparśa: variously translated contact, impression, stimulation (by a sense object)
- 受, Vedanā: usually translated feeling: this is the “hedonic tone”, i.e. whether something is pleasant, unpleasant or neutral
- 爱, Tṛṣṇā: literally thirst, but in Buddhism nearly always used to mean craving
- 取, Upādāna: clinging or grasping; the word also means fuel, which feeds the continuing cycle of rebirth
- 有, Bhava: literally being (existence) or becoming. (The Theravada explains this as having two meanings: karma, which produces a new existence, and the existence itself.)[50]
- 生, Jāti: literally birth, but life is understood as starting at conception[51]
- 老死, Jarāmaraṇa: (old age and death) and also śokaparidevaduḥkhadaurmanasyopāyāsa (sorrow, lamentation, pain, sadness, and misery)
读《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想了很久,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这本《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书的作者于尔克·舒比格来自瑞士,96年因为这本书获了德国儿童文学奖(German Children’s Literature Prize)。但,这并不是一本单单写给孩子们的儿童读物。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兼职业心理治疗师,舒比格似乎在这书里施了魔法,描绘出一个,现实与幻想的界限还不那么明晰,仍在童年中的世界。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天地初创,是万事万物仍待命名的季节;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秘密和魔法还没有成为传说和回忆,城市会流浪,大山也有着咒语;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切都充满了可能,是一片需要不断去发现、去经历的天地;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在这个世界里,有温暖的厚大衣,幸福的母猪,也有孤单的大象和疲惫的骆驼;有觅到真爱的小女孩,也有悲伤的天使和来临的死亡。世界并不总是阳光和快乐的,因为在这个初生的世界里,太多的问题,却并不总有答案。一切都是淡淡的、淡淡的。似乎触动了些什么,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样的童话拒绝范式,只关乎可能,关乎想象,像孩子一样。它无关于真,却关系于美。像是诗。一旦从求真的逻辑转而走向审美,便自成体系,就此完整起来。这样的美需要阅读,更需要体验和发现。
关于个人数据管理的一些想法
数字时代,个人数据不仅作为工作上的产出,更成为一种生活的记录。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怎样进行有效的管理其实真的是一个值得讨论一番的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方法论
- 区分个人生成数据和个人收集数据
前者主要是指自己编写的文档、记录的笔记、各种个人创作的文件等。这类个人生成数据的特点是较为珍贵,一旦丢失很难找回;而另一类个人收集数据,主要是指经过个人分类、整理、阅读的文档和数据。这类数据的特点是经过二次处理。原始数据往往能在最初的位置或互联网上获得。附加值在于经过个人阅读、整理所做的分类和标记等。
区分个人生成数据和个人收集数据的主要目的在于两者的重要性不同,需要区别对待。此外,除去两者共同的备份需求之外,前者更加侧重于数据的可管理性、可维护性,而后者往往侧重于分类和检索的便利。由于这个区别,个人生成数据应尽量从个人收集数据中剥离开,单独管理。例如:所做笔记和收集的资料相互分开,采用引用、链接等形式剥离出笔记、评论而避免在原始资料中嵌入个人笔记等等。
- 成本收益取舍
无论如何,对自己的数据做管理总会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除去实际管理和维护的时间成本,了解并选用适合的工具,探寻新的数据管理形式,全都需要额外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这里就涉及到成本收益的比较问题。假如为了追求细致的分类,便捷的控制而销毁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本末倒置了。从这一角度想,秘书的存在其实也是个人数据管理的手段之一。
- 迭代式的数据管理
管理个人数据需要考虑成本和收益,自然也就引出了迭代式管理的想法。先用现有、可行的手段维护好自己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细化分类、重新组织、优化内容等。当一种新的工具和管理方法出现,采用后如果在现有数据规模的基础上,可以获取大于成本的收益时,则考虑升级开始下一轮的迭代。
经验记录
- 文档和笔记
利用svn(subversion)做版本控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限制文件类型(文本文件、office文档或各种数据文件都可以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备份,多台电脑(如公司和家)之间的数据同步。相对于流行的git、hg等分布式管理工具,个人觉得svn更适于管理个人文档和数据。主要是因为svn完全按照文件夹方式操作,这样在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中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只同步全部个人数据中一个子分类,而非全部。
- 书签
使用Chrome浏览器的书签同步功能。最早的时候,我也是一直用svn来管理全部书签的。那个时候MyIE(后来的Maxthon)还没有出来,用的是一个iWander的多窗口浏览器。svn管理书签不仅可以同步URL信息,还记录了访问次数,最爱书签之类的信息。之后,导出了一部分书签存放在del.icio.us。这两种方法在使用Chrome的Bookmark Sync后完全弃用。
- 简单笔记(随手记录)
采用Evernote进行管理。 Evernote是基于云存储的笔记工具,提供了跨平台的客户端(Chrome插件,Windows客户端,iOS客户端,Android客户端等)。免费账户提供每月60MB的上传量。非常便于随时随地做些记录。但由于这类工具的导出格式往往很难再次利用,所以只在Evernote上存放相对次要的内容。
- 个人收集类数据
这类数据往往量大,但时效性有限 ,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很少访问。一种方法是在个人的服务器上统一存档,定期备份;对特定文档,也可以考虑采用云存储工具进行备份。目前Box.net免费提供50GB容量,但缺点是不提供同步工具。因其定位于企业市场,且更侧重基于数据的分享和协作,而非同步;Dropbox非常便于各种设备间的数据同步,通过邀请最高可达18GB容量,但国内访问受限;Windows Live Mesh有5GB的免费容量,但不支持iOS和Android客户端,且Windows系统要求为Win7。用Amazon的S3做数据备份,比较适合一经上传访问较少的场合。数据安全可靠,但价格仍然偏高。
- 阅读的文章
以前采用Google Reader(见关于GReader中Feed管理的介绍)进行阅读文章的标记和管理。这部分管理在Google Reader最近改版砍掉全部原有share机制后,暂未找到替代方案。
- 个人数字资产
采用类似Death Switch(介绍)的服务进行管理。 主要是考虑发生意外情况下,各类帐号、密码等数字资产的继承和转移。
- 博客
相对于以上各种被动式手段来说,博客是一种主动式内容管理工具。它的数据管理出发点不是“保存”,而是“发布”和“传播”。当然,博客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内容管理工具,但适用的内容需要相对完整和成型。
iPad到底能用来做什么?
iPad面世至今已经一年过半了。或许,它能用来做什么这已经不能再称作为一个问题了。毕竟,令人称羡的销量,铺天盖地的新闻,无处不在的身影,已经强有力地回应了这个问题。然而,无论是从市场还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的实质核心却并没有消失。到底值不值得买?买了的人究竟都能用它来做什么?为什么不是别的Pad呢?类似这些问题,仍然时不时地在各种场合遇见到。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如果你还不知道iPad能用来做什么,那么多半你就不需要它了”。这至少说明了一点,对iPad的需求在iPad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个需求也就是互联网式生活的需求。因为对互联网海量信息、丰富内容、互联互通有着依赖,也就自然对便利的互联网终端的物理形式——Pad(当然只是其中一种),和虚拟形式——App应用,有了依赖。
可是,iPad到底能用来做什么?这绝不简单等同于iPad可以用来做什么。只有在初期的新鲜感消逝之后,设备的使用融入日常生活,这时候才能回答iPad到底能用来做什么的问题。这一个答案无疑是因人而异的,并且,因互联网因素占实际生活的重心多少而异。
。。。以下略去iPad实际用途举例。。。
—————————————- 分割线 —————————————-
可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答案呢?iPad素有时间杀手之称。杀就杀在无穷无尽的丰富App,总有一款适合长尾或短尾中的你。甚至无聊时候闲逛App Store,也能轻易耗去大半天的光阴。
会不会“到底能用来做什么?”的答案,就是“什么都能用来做”呢?我不禁疑心,在iPad产品受人喜爱的表象背后,其根源在于一种拥有的错觉。拥有各式各样让人想要去舔的漂亮图标,拥有各行各业的领域知识和专业应用,拥有App Store中超过50万种的消费选择……拥有iPad就等于拥有了这一切,尽管是种错觉。
在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一部iPad到底能用来做什么,也许……并不重要。
读《精神分析引论》
补一篇拖欠了很久的读书笔记。。。
在思想领域,弗洛伊德的伟大是不言而喻的。他不仅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闻名于世,更是就此颠覆了人们自以为是的理性至上的观念。若是回顾过去,设身处地的将自己置于历史的情境,真正伟大的思想和观念并不在于提出了我们今天早已熟知的那些东西,而是在众人早已熟悉的“常识”中发掘出事物的另一层内涵。哥白尼、达尔文、爱因斯坦,莫不如此。
《精神分析引论》英文名是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实际是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的讲稿集。通读这本书,可以深深感受弗洛伊德本人在一片未知领域前行过程,从探索研究到体系建立的过程,以及他如何将对此陌生的听众们带入精神分析学的世界。对我而言,这正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
以全书第二编梦的研究为例,弗洛伊德从为神经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怀疑起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首先从对梦的传统理解和现存著作研究介绍梦的研究的困难,再从伏耳德与莫里的实验谈刺激与梦的关系。由梦的片段与梦的反应之间的差距,试图引导出梦的共同性质,如将刺激化简为繁,义外生义等。并将昼梦作为梦的特殊一种做简要阐述。至此,完成梦的研究的开篇。
全书第一编过失心理学的内容实为第二编的铺垫,以此建立梦的分析研究的初步框架,并为后续引出前意识、潜意识及其相互作用打下基础。在数据收集整理之外,干扰睡眠的刺激、昼梦、催眠时为暗示所引起的梦,介绍开始梦的研究的三条通路。接着,以过失心理学为借鉴,引入自由联想的方法和手段。以此实验产生的大量材料引出“情结”的概念。
在破题与研究方法介绍之后,弗洛伊德正式提出梦是一个化装的代替物的假说,并归总显意(the manifest dream – content)和隐意(the latent dream – thought)间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解,儿童的梦作为一种简化的梦的形式被提出并加以研究,并解释两种相互冲突的倾向如何造就了梦以及梦中元素。部分代替全体、暗意象和象征,是四种梦的元素和隐意间的关系。在象征一节中,弗洛伊德着手介绍了象征与性的关系。压缩、移置(displacement)、视像(visual images)、润饰(secondary elaboration)是梦对于材料的四类加工方法。显意和隐意的关系,以及梦的加工方法作为精神分析框架的基本元素,在全书第三编又被进一步推广到神经病症候的研究中。
讲到这里,梦的研究框架已然成形。在更深入的主题中,弗洛伊德进一步探讨了梦的原始性(倒退作用)及幼稚性的特点。这些问题可以深入下去作为潜意识研究的入口,然而似乎越出了第二编的主题。欲望究竟是如何在梦中得到了满足?所谓的欲望的满足、两种冲突的协调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弗洛伊德实际上需要在更高层次的理论框架下(抗拒、压抑、创伤、执着等)解释动作的由起和欲止,并进一步阐述潜意识的精神历程。在第二编,弗洛伊德已然不慌不忙地埋好楔子,将全编作为第三编神经病研究的引线,将把全书引入一个更高层次。
真棒!!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