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钢水中的死难工人致哀

什么算是最近的热点新闻 ?温家宝访日?龚如心去世?股市大热?银行大盗?校园枪手?还是……辽宁的钢水?我想,无论如何也排不上这最后一条吧。尽管1600度的钢水是那般灼人。

天涯上有篇纪念的帖子,大约1天后就被删除了。原因自然不难理解。让人真正感到愤慨和不平的,是这件事体现出对于生命的漠视。这种漠视来自于政府:寥寥几句的报道,主流媒体一片和谐!而同样是32人死亡,美国校园枪击事件后总统发表讲话,全国降半旗致哀。当校园枪击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讨论,另外32条人命却鲜有人知。

这种冷漠也同样来自不少普通人。前日在某qq群中见到诸网友热议校园枪击事件,从什么枪支管制说到主角的性格孤僻。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便提了提辽宁的钢水事故。当时无一人知晓,这也罢了,毕竟新闻报道太少,于是我简单说明了一下。回答我的是某人下面的几句话:”但这是事故啊 好象交通事故避免不了的”,”国家说了又怎样 如果天天报道这样的事 大篇幅的 国民心里是什么感受 没准刺激更多的人 变的偏激和不顾一切了呢”,”深刻追究责任就好了”。这种逻辑自然不陌生,这里也不再多说了。只是这赤裸裸的冷漠啊,连致哀和怜悯都没有了。。。将各式各样的逻辑放在一边吧!这新闻给人的第一感觉应该是疼、恐怖、地狱!!

(以下是两则新闻及天涯原帖上的几条评论)

—————————————

中新网沈阳4月18日电(石岩)

记者今日从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获悉,辽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共造成32人死亡,2人轻伤。该事故发生在4月18日7 时45分左右,装有30吨钢水的钢包在吊运下落至就位处2-3米时,突然滑落,钢水撒出,冲进车间内5米远的一间房屋,造成在屋内正在交接班的32人全部死亡,2名操作工轻伤。

—————————————

早报网(北京讯)辽宁省铁岭市钢厂钢水包脱落事故的目击者说,事故7小时后现场仍热气不断,被高温钢水冲灌的交接班室里,32名死者的尸体都已经融合到冷却了的钢里,屋里只看到一块70平米左右的大铁饼子。

由于难以认尸,当地政府将安排进行DNA鉴定,并先以每人1万元人民币的标准,将首笔抚恤金发放到死者家属手中。

这起严重的工业意外造成32人死亡;6人受伤,其中2人伤势较重,最重一人烧烫伤面积为60%,医生说伤者入院时身上的衣服都烧焦了。

幸运逃生的矫正岩(38岁)受访时说,二十六七吨、1500多摄氏度的钢水落地时,热浪涌上来,他身上的衣服马上烧焦:”我什么也顾不上了,只顾往前跑,才捡了一条命。”

—————————————

作者:法国1969在上海 回复日期:2007-4-18 15:19:30

想象一下当时的惨境吧:钢水冲进来,人的脚不受其热,瞬间蹶倒在地,而地上已是尺来深的钢水了,人还有活路吗?而且根本无法营救,等钢水凝固了,人已经跟钢水凝聚在一起了。
人就是死,也是埋在土里,埋在钢里是什么感觉?

—————————————

作者:shaolintemple 回复日期:2007-4-18 15:06:55

这比美国的枪杀案惨了不知道多少倍,新闻只是寥寥几句…

—————————————

作者:风声雨声黄秋生 回复日期:2007-4-19 19:47:02

登陆默哀~

我也干过冶金,我也在钢包前站过,我更知道这种事故的严重性,让我来描述一下这可怕的情景吧:30吨钢水,大概有4立方米,铺到100平米的空间里,也要有4厘米厚;钢水不会平静地流淌的,在流淌过程中会因为遇到水蒸气不停地爆炸、飞溅,钢花飞溅的场面大家在电视里都见识过。被困在钢水里的人,几乎在瞬间,脚就被钢水的作用而爆炸、燃烧;未被钢水淹没的部位,与钢水离那么近,炙烤的程度比被油炸还甚;在这种情况下,人根本无法站立,会倒在钢水里,结果就是连续的爆炸、燃烧。即使有人能有坚强的意志,可以站立,那他逃离时,每迈一步,就会失去4厘米的下肢,按照正常人下肢长度,能走多远?
32条活生生的生命啊!我们拿什么让你们安息!!?

世界上最惨的死亡法。

因为不是断头,不是射中心脏及大脑,所以这些人不是立刻死亡的,而是先外周皮肤上的所有痛觉神经受到超强刺激后几十秒或几分钟后才死的,那个惨啊!(外周皮肤、皮下脂肪在汽化时带走热量,内脏及中枢暂时得到保护,大脑是清醒至到最后,因为人是站立的,不是倒的,所以不会是几秒钟就死亡的,就是活鱼浸到油锅内炸,也能跳上10来秒,何况人了!?)。

向32位惨死的阶级弟兄默哀,祝你们在天堂里自由自在,不在有钢水熔身的危险。

update: 2007-05-25

《南方周末》- 寻找“血肉”钢板的下落

Technorati :

今日阅读20070314

  • 推荐阅读

『天涯杂谈』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一个临床医生聊医事

一位善良的医生写下的一些医学常识,包括心肺复苏,日常保健,抗生素滥用等等。。。让我感兴趣的有两点:一是帖子里lz表达的一些专业观点(甚至哲学观点?)。的确,专业人士和普通人看问题的眼界和视角都不同;二是回帖里的关于医疗制度的一些讨论。医德还是制度?我倒觉得这取决于”医生”的定位。是”救死扶伤”的道德楷模?还是现代社会的专业从业者?当然,两者也许并不矛盾。

『天涯杂谈』 关注艾滋病孤儿–《颍州的孩子》获奥斯卡最佳记录短片奖

挺想看这部片(豆瓣链接)的(杨紫烨的几部片我都想看看),据说6月份才能出来。帖子里是一些电影截图和介绍。这次去海南的时候在一些小镇经常可以看见墙壁上刷的标语: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不知那里是不是灾区。我一直在想,不幸的事情看多了会不会降低自己对不幸的感受能力?会不会反而变的麻木起来?因为能做的着实有限。我不知道。。。我只能一直试着告诉自己,要乐观,要感恩,必要的时候要懂得伸出援手。

  • 词汇

Icaria(伊卡利亚):Daedalus(代达罗斯)失去了他儿子的那片伤心地。化了蜡的翅膀羽毛四处飘散,无边的海水,人终究逃不脱命运。

  • 人物

徐冰。又一次孤陋寡闻了,今天才听说。。。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的最高奖项”麦克阿瑟天才奖”。他的成名作《天书》(Book from the Sky)从87年动工,91年完成。新浪上的介绍里说

《天书》 简直成了一个神话,它在全球各大洲展出的次数和跨越区域的广度,在当代美术史中实属罕见。以中外各种语言发表的文章连篇累牍地讨论这部作品,并且一直在进行下去

汉字去除了含义,只剩下形式的美感。这种时候,我们突然可以前所未有的外国人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文字。我猜,这就是徐冰所说的”直指人心”。

相关链接:
http://www.oldheaven.com/bbs/TopicOther.asp?t=5&BoardID=20&id=4034
http://tech.163.com/06/1208/16/31R5OEMP000923VC.html

Del.icio.us : , , ,

今日阅读20070310

  • 关注《物权法》

经济学人,Property rights in China – China’s next revolution
经济学人,Caught between right and left, town and country
巩献田,一部违背宪法的《物权法(草案)》
巩献田,改革为了什么?
徐景安,谁在开历史倒车?-回应巩献田对《物权法(草案)》的质疑
南方周末,巩献田:英雄还是罪人?

今日阅读20070309

  • 链接

『天涯杂谈』我在看守所四百天--------生命不能存受之重
不得了不得了,一口气看了5个小时。。。。没有帅哥和曲折故事的监狱。。。。人为了生存不得不适应环境,不得不改变自己。让人概叹的是世界上总有如此之多的人,他们的生活状况是如此的恶劣

今日阅读20070308

  • 链接

吴小莉每个孩子都有共同的名字
三联生活周刊从黛玉到妙玉–陈晓旭的红楼梦宿命
三联生活周刊牌王郑太顺:我能看穿”赌神”的伎俩

  • 摘录

    天津报业的邹健问得好:”当每个人相机里带回的都是一样的蓝天白云时,西藏又有何不同?”我却想说:”因为亲历,所以那种离天、离自然、离纯洁很近的美和仰望,甚至因缺氧而有的不适和适应,不会只停留在他人的相机里,而是深烙在你我心中。”

青藏线,值得亲历。

吴小莉,亲历青藏高原

廿四不惑(五)自信

自信,是自内而外焕发的精神。自信不是外在的、获取性的一种品质,正相反,它是内在的、辐射性的一种状态。从外到内,从获得到给予,这将是一条不归的创造之路。

然而人终究不是天生”自转底圆轮”,时不时总要停下来,总要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要自信?自信的又是什么呢?自信仅仅因为我们选择自信?自信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

就这样,独一无二的我们自信地行走着,只是–偶尔不自信的眼神”滑稽”令人怜。这样的时候,我猜这世界需要两种东西:阅读,和爱。因为阅读,我们精心选择了作者来做自己的读者。安静且善言的他们,只需一句话,一瞬间就好像飞火流星一般照亮了整个世界;而因为爱,我们根本无需自信。爱是示弱,我们心甘情愿地奉上自己全部柔软的内心。


Technorati : ,
Del.icio.us : ,

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

更新了一些照片

浙江天台山: 赤城山,济公院,国清寺,隋塔,琼台


Technorati : ,
Del.icio.us : ,

Yes, Virginia

天真可爱的小女孩,一脸困惑地望着你,”这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么?”此情此景,你当如何作答?

1879年,一个8岁的美国小女孩写信给《纽约太阳报》的编辑,问了这个问题。

Dear Editor-

I am 8 years old. Some of my little friends say there is no Santa Claus. Papa says, “If you see it in The Sun, it’s so.” Please tell me the truth, is there a Santa Claus?

Virginia O’Hanlon

当时太阳报的编辑Francis P. Church给Virginia写了一篇名为”Yes, Virginia, There is a Santa Claus”的回信。

弗吉尼亚,你的小朋友们是错误的。在这个怀疑一切的年代,他们也被这种论调影响了。不能亲眼看到的东西,他们就不愿相信。他们觉得凡是自己的小脑瓜理解不了的事情就不是真的。而所有的头脑,弗吉尼亚,不管是大人的还是小孩的,都是非常渺小的。我们居住在广阔的宇宙里,人类的知识和周围无边无际的世界比起来,和能了解这个世界一切真相的智慧比起来,就像蠕虫,像蚂蚁一样微不足道。

没错,弗吉尼亚,世界上是有圣诞老人的。就像有爱,有无私,有奉献存在一样。你知道,正因为生活中充满了这些,我们才会拥有那些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刻。天哪,要是没有圣诞老人,这个世界会变得多么单调!简直就要像没有你这样的小朋友一样无趣了。如果没有圣诞老人,就不会有小孩子一样天真的信仰,就不会有诗歌,不会有浪漫的爱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慰籍。我们徒然拥有知觉和视力,却不会感受的欢乐,因为照亮世界的童心之光已经熄灭了。

不相信圣诞老人!那我们还怎样去相信小仙女?你可以让爸爸雇一个人,在圣诞节前一天晚上看住所有的烟筒,试试能不能撞见他。不过,就算你没有看到圣诞老人从烟筒里滑下来,那又能说明什么呢?没有人见过圣诞老人,可是却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证明他存在。世界上最真实的东西是大人们和孩子们都看不到的。你看到小仙女在草地上跳舞了吗?当然没有,但这并不能说明她们就不存在。这个世界上看不到的奇迹太多了,多得我们想象不出,更不能随便怀疑。

你可以打开会响的布娃娃,看看到底是什么让她发出声音。但我们看不到的那个世界面前隔着一层帘子,是最有力气的人都拉不开的,世界上所有最有力气的人加起来都不行。只有信仰,诗歌,爱和浪漫,才能揭开这层帘子,为我们描绘后面最惊人的美丽,最崇高的乐趣。这是真的吗?啊,弗吉尼亚,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真实的事情了。

没有圣诞老人!感谢上帝!他要一直一直存在下去,一千年,弗吉尼亚,不,一千年还要乘以十倍,他要一直给有童心的人带来快乐。

看到100多年前的文章,不得不感慨

  1. 孩子的问题不好回答。而困难的根源在于我们自己所立的土壤是否坚实。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信仰、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热情;
  2. 书刊、报纸应当始终肩负启蒙的重任。这是个人的幸福之源,也是国家的强盛之本。

Link:
http://beebo.org/smackerels/yes-virginia.html
http://bbs.hpac.net.cn/redirect.php?fid=11&tid=1513&goto=nextoldset (中文翻译出处)

书页

一不小心,就看见了书页间异样的光彩。。。。只可惜我拍不出来

职业的分类

小的时候有一个困惑:不知道问题该去哪里寻求答案。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在没有咨询这一概念的时候,我实在想不出来该去哪里寻找一份专业而又能让人信赖的答案。

职业曾经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有如此之多的人,依靠各式各样的职业活着;另一方面,却完全没有人对各式各样的职业做一个全景式的介绍,难道不奇怪么?

当然,也许这样的地方一直都有,只是我不知道罢了。比如今天就发现了一个

http://www.bls.gov/k12/

美国劳工部的网站,一个简单的职业指引。可以依据个人兴趣选择12个大类,每个大的类别里面又区分的5-6个职业类型。每一种职业类型,网页分布提供了What is this job like?How do you get ready?How much does this job pay?How many jobs are there?What about the future?Are there other jobs like this?Where can you find more information?等几方面信息。当然,都是美国的信息。-_-b

补充:

Occupational Outlook Handbook (OOH) 更详细的手册
http://www.bls.gov/oco/home.htm
Career Voyages
http://www.careervoyages.g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