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集还是子集?关于孤独的另一种表述
都说文章要写“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东西,又说卡夫卡只写自己,却写出了整个世界。由此看来,那个“人人心中有”的东西的确是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是完全可能的。可人们又说,生命在本质上就是孤独的,恰如里尔克所言:“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孤独是无解的,是永恒的。好,问题来了: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说法如何同时成为可能?
表面看起来,似乎相通和理解是共性的、群体的,而隔离与孤独是局部的、个体的。可似乎又不太像,没有个体间的相通,又哪来群体的理解呢?更何况,孤独本身也是一种共性。想想真是矛盾,孤独是人类精神的一种,然而这精神说的却是个体与个体之间无法互通。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人人心中有”的那个东西呢?是什么会让我觉得有时候一本书的作者,甚至比家人和朋友都要更了解自己呢?是什么让你觉得其实自己并不孤独呢?道理也很简单,这本书的作者真的做了身边的朋友就一定没有隔阂么?我看未必。所谓孤独或相通,或许可以套用交集和子集的概念来解释。理解与相通是两个人之间的交集部分,剩余的部分属于孤独。“我们能够相互了解,却只能以个人自己本身来说明。(黑塞)” 这种基于个体经验的理解和说明方式注定了我们即便相互了解,也做不到完全的互相理解。这种方式决定了我们即便存在理解,也只能发生在有限的交集部分。交集是可能的,不交是存在的。
虽然道理简单如此,可曾受孤独折磨过的人们其实想说的却是另一层意思:尽管孤独是自在且合理的,可如果找到一个更大的、能够包容自己的集合,就可以拥有更大的交集,甚至成为它的子集,从而有效地缓解孤独。这当然是合乎情理的。可通常意义的走出小我,实现大我,或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或是超脱个体生命,以旁观的哲学高度来看待自身……种种这些都在暗示着另一个途径,即扩大自身的集合,从而在另一个方向上扩大了与他人、与世界的交集,缓解、甚至超越了孤独。
“今晚,我只想听你说”,你微笑着,眼里全是悲悯。
因为无法互通所以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而孤独也因此成了共通的人类精神。
这一点是矛盾的,至少在表面上。既然孤独是共通的人类精神,那说明人们在这一点上是可以互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