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何从,是去是从
看了《十二国记》,看了《活着》,知道了朋友父亲脑溢血昏迷不醒的消息,不尽的感伤。
以前一直觉得动画很幼稚,可是从宫崎峻的龙猫到大友克洋的回忆三部曲,到今敏的千年女优,再到小野不由美的十二国记;从纯真的梦幻再到现实的思索,从理性的审视再回到唯美的欣赏;不得不说,动画和动画,到底也是不一样的啊。。。
十二国记,我觉得很适合给小孩子启蒙。自怜的有害性,自主与自觉,正义标准的合法性,理想与现实的永恒差距,历史车轮下的个人价值等等问题,该片都有所涉及。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思考做前戏,作者借助人物之口提出的疑问常令人感慨万分:
–> 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伤和痛,那么因为这样引发自怜就是理所当然的么?是希望别人同情的多一些?还是利用它紧紧地关上心灵的那道大门?无论如何,自怜是一种消耗性的情感,不能带来(对于深陷其中的人来说)正面的积累,是有害的。
–> 是做人见人爱的乖宝宝,还是特立独行,褒贬不一的”坏孩子”?两者的区别可能是前者缺少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阳子做为动画里的人物,被赋予了特定的性格,放在了特定的故事背景之中。其实我倒觉得,所谓”自觉”(觉醒的觉),倒不一定是那么必要的东西。片中的智者远甫老人也感叹说,有时觉得自己传道授业甚至还没有一个农夫的生活有价值。厌倦了精神的纯静,大概都会渴望肉体的沉重吧。佛祖也说,转轮圣王和佛的功德是一样的,少的只是悟而已。可是这个悟一定是必需的么?
–> 十二国的世界里,有所谓的天道,有为众生所信仰的正义。然而现实世界却更为复杂,就好像芳国的王,内心洁净无暇的他,却使芳国成了人间的地狱。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国家恐怖主义”。从追求绝对正义的哲人王,再到追求程序正义的现代民主社会,人们绞尽脑汁想出了这么一套办法。从追求善的上限到维持恶的下限,这是进步还是退步呢?
中午看完十二国记,下午就听说了朋友的爸爸脑溢血昏迷,已经20多天了。想起了以前住在她家吃的饭,想起今年春节还去看望过一次。可是想来想去却不知道叔叔现在会是怎样的状况,想来想去却不知道那个欢声笑语的家里现在会是怎样的萧条和冷清。这样的时候,言语总是很单薄。
于是晚上回来昏昏沉沉什么也不想做,想都没想,就打开了那部很久都没有去看的《活着》。一个富家少爷,输光了家产,经历了内战,大跃进还有文革;女儿变成了聋哑,一次意外失去了儿子,最后又一次失去女儿。生活每一次欲据还羞一般露出温馨的外表,却又紧接着一次次扯去那层遮羞的面纱,显出冷峻而残酷的模样。
网上查了一下,余华说,”活着这个词表达的不是进攻,喊叫,而是忍受。人人就是为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何去何从? 是去是从。